江门九中严冬红
江海区支教教师李赞贺、曾翠芳
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邓小燕
新会东方红中学钟根鸿
开平市金山中学余源汉
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魏强
恩平市冯如小学吴艺聪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在侨乡江门这座爱心之城,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从培育学生的爱国之心,到厉行爱岗敬业,从倡导文明礼让到践行助人为乐……他们不辞辛苦,久久为功,在广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点燃了万千学生心中的“温暖之灯”,以点点微光,汇聚成绚烂光芒,指引着我们不断迈向新征程。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从2006年开始,我市每两年进行“江门市道德模范”评选,每年季度进行“江门好人”评选,其中教师队伍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共有36人获评“十佳江门市道德模范”和“江门好人”。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从中选取部分代表,看这些身体力行、行为世范为学生做出榜样的老师们,如何当好引路者、筑梦人!
统筹:娄 丹
文/图: 娄 丹 张翠玲 梁丽琴
吕中言 潘诗欣 陈慕欢
简介
严冬红,江门九中教师,高中高级生物教师,1997年开始在江门任教,2015年、2018年,先后到西藏林芝、新疆喀什支教,曾获评2017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江门九中严冬红
两段支教路 难忘疆藏情
“两段支教经历,好像还是不久前的事。在那里,我克服了职业倦怠期,重新找回了教育初心……”谈及自己的援藏、援疆支教的日子,严冬红感触良多。
2015年,作为我市首位援藏教师,严冬红远赴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支教,任该校教研室副主任一职,并担任高一级三个藏文班化学教学工作;2018年8月,他又成为我市首批援疆教师之一,前往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支教,为期一年半。
在西藏支教时,严冬红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很快融入了当地的工作中,并在那里践行侨乡教育理念,为当地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参加了林芝市“高效课堂”公开课、2015援藏教师大讲堂等,因其表现突出,被中共林芝市委组织部、林芝市教体局、广东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队联合授予了荣誉证书。
在新疆疏附二中,他为生物教研组做了“高中生物与化学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初探”专题讲座,获得一致点赞;辅导云晓玲老师参加教学比赛,指导生物教研组申报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协助高二级级组做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等,赢得了当地老师的尊重。
援疆回来后,严冬红被借调至蓬江区教育局工作。目前,他正在蓬江区委党史办配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两段支教经历,让严冬红在奉献和付出的同时收获了更好的自己:“主要是心态上发生了变化,从西藏和新疆回来后,我觉得已经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难倒我了。”
简介
李赞贺,江海区银泉小学体育老师;曾翠芳,江南小学数学科组长。2013年,李赞贺曾翠芳夫妇带着年仅8岁的女儿,赴河源市龙川县附城镇月乐堂小学支教。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曾获评2014年第一季度“江门好人”。
江海区支教教师李赞贺、曾翠芳
带着女儿去支教
“当地的老师、家长很热情,经常给我们送自家种的菜;学生们上课很认真听讲,放学后带我们上小山摘野果,一起打篮球……”谈起和先生李赞贺到河源市龙川山区学校支教的经历,曾翠芳仍念念不忘。
“曾经犹豫过是否去支教,孩子年纪还小,父母身体也不是很好,需要人照顾。”李赞贺回忆说,后来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两人一起去支教,“把女儿带在身边,父母托付给我姐姐照顾。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山区教育做一点贡献。”
月乐堂小学是一所山区学校,条件比较艰苦,学生以留守儿童居多,有时连作业都不写。相对于环境的变化,如何教好学生是李赞贺夫妇面临的难题。在支教过程中,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很快成了该校的“顶梁柱”。
为了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学习能力,曾翠芳自制了“课堂表现我最棒”“作业表现我最棒”“背书小能手”等表格,在起到鼓励作用的同时,也把班级数学成绩提升到全镇前列;学校的体育设施有限,李赞贺就用油漆画出了跑道,联系朋友捐赠了包括跳绳、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让体育课变得丰富多彩,设计了各种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更加认真夯实教学。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曾翠芳坦言,支教经历让她和先生有很大感悟,无论在哪里教书,都要做到虚心好学,认真实干,乐于奉献。
简介
钟根鸿,新会东方红中学副校长。曾获评2019—2020年度第八届江门道德模范提名奖和2020年第二季度“江门好人”。
新会东方红中学钟根鸿
孝老爱亲立典范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照顾患病的亲人是我应尽的本分。”钟根鸿说。她经常告诫师生:《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指导自己如何待人处事,而她也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典范。
钟根鸿的叔父因自幼患哮喘病而没有成家,2010年又不幸患上骨癌;姨妈双目失明,无儿无女,晚年无依靠。钟根鸿把家族里所有亲人拉入微信群,对他们说:“圣人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为之悖德。”最终团结了家族亲人,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亲力亲为贴身侍奉,让两个老人感受到家族的温暖,享受天伦之乐,并有尊严地离世。而她的舅父因右眼患肿瘤术后失明、舅妈患肺癌,她又动员家族集资10多万元为他们寻医问药。
1989年,钟根鸿的大学老师英年早逝,两个女儿未成年,妻子无固定职业,她竭尽全力帮助她们渡过难关。2019年,她的大学班主任去世,她又积极协助师弟办理后事,陪伴师母走出阴霾。她还利用节假日到新会学宫、公安局、中铁等单位开展伦理、孝道文化教育26场,并把报酬捐给重疾学生。
“立德树人,是教育者的根本任务。我愿继续遵守孝道,侍奉亲人,并以中华传统文化润泽学生,以道化人!”钟根鸿说。
简介
邓小燕,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曾获评2018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邓小燕
从不后悔选择特殊教育
她是同行眼中的业务精英,曾获广东省特殊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她是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模范教师,被台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台山市首届最美教师”称号,她就是邓小燕,一位在特殊教育岗位奉献了27年的优秀教师。
1994年,邓小燕从一所普通小学调到台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她漫长的特殊教育生涯。初登讲台时,她显得很不适应,因为无论再怎么卖力,换来的始终是学生木讷的眼光,经常是一节课下来,不仅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教学热情也大大减弱。
但信念坚定的邓小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钻研教材,渐渐适应了教学要求,但另一个难题又摆在她面前:教会聋生“开口说话”。“在拼音发音教学时,由于学生的声带长期处于不运动状态,练习时会发出各种刺耳的怪音。不知情的老师听到,还以为学生在哭闹。”邓小燕回忆,当时经过反复思量后,她让学生将手贴在自己的喉部、腹部,让学生感觉声带的颤动,又让学生边看着她的口型边拿镜子照着自己的口型进行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邓小燕所带班级的聋生逐步可以正常发音,当突如其来的一声“老师好”在邓小燕耳边响起时,她惊呆了,泪水夺眶而出。
27年来,邓小燕用坚定的信念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从不后悔选择这份职业,每当看到学生‘学有所成’,投身到社会各行业,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邓小燕颇有感慨地说。
简介
余源汉,开平市金山中学党总支部副书记,初中语文高级教师。曾获评2016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开平市金山中学余源汉
信任和爱是最好的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19岁站上三尺讲台至今,余源汉已默默坚持了36年。“信任和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把学生当子女一样看待,才能把他们教育得更好。”余源汉说。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高级教师,余源汉时刻关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乐做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和引路人。曾经,班里一位许同学患湿疹,父母在外地工作无法顾及,余源汉每天放学送她回家,直至学生病愈。学生谢某因生活拮据,无法支付学费时,他伸出援助之手,担负起学生初三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费,助该生完成学业。同时,他坚持培优辅差两手抓,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与学生一起参加文学欣赏、民间采风、体育锻炼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渐渐地,他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良师益友。
作为开平市金山中学党总支部副书记,余源汉提出“党建带动教学生产力”理念,创建“党建与教学工作融合发展”党建品牌,党建引领促发展。近年来,金山中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办学成绩显著。作为开平市“先进人物”党史专题宣讲团成员、江门市百姓宣讲团成员,近几年,余源汉在工作之余,还积极当好党建“宣讲员”,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将继续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为国育才。”余源汉说。
简介
魏强,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导处副主任。他不仅爱岗敬业,连续多年获评“教学先进”,还乐于助人,是一位“慈善先锋”,曾获评2020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魏强
为企业和困难学生搭建“爱心桥”
在鹤山,有一位这样的教师,他业务能力出众,曾连续五年被评为鹤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连续三年被评为鹤山市名教师,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慈善先锋”,他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慈善助学团队10多年来,累计资助400多名困难家庭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其中一些孩子如今已成为大学生。他,就是魏强。
魏强是一名热爱旅游的背包客,早在10多年前,他就走遍半个中国。在深入一些山区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当地孩子因学习条件有限,对外界资助的迫切需求,心中埋下了慈善助学的种子。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我看到整个社会都被慈善氛围笼罩,内心跃跃欲试,恰好这个时候,一群有回馈社会信念的企业家通过我的学生得知我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山区走访经历,就主动联系上我,我们一拍即合。同年,我帮助这些企业家设计和搭建了以‘扶苗九年,筑梦云端’为宗旨的慈善助学团队,开始深入各地资助困难家庭孩子完成学业。”魏强说。2014年,慈善助学团队正式在江门市民政局注册,成为江门市筑梦助学慈善会。
2008年至今,魏强利用假期先后走访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山区,建立了10多个慈善助学点,通过引导企业家手牵手的方式,让400多名困难家庭孩子能在每年的定向资助下完成学业。
“慈善助学经历不但让我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也让我进一步领悟师者初心,明白教师肩上的责任和担当。”魏强说,他会在慈善助学的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简介
吴艺聪,恩平市冯如小学体育教师。曾获评2019—2020年度第八届江门市道德模范。
恩平市冯如小学吴艺聪
用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皮肤黝黑,身材矫健,目光温柔且坚定,这是吴艺聪给人的第一印象。认识他的人对他的评价大多是平易近人、善良勇敢、乐于助人、有责任、有担当。
吴艺聪今年25岁。从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体育教师。虽从教时间不长,但他却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
目前,吴艺聪担任恩平市冯如小学一年级6个班的体育教师,在上课之余,他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街坊邻里有什么需要,他也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是个名副其实的“热心肠”。
2020年5月24日,省道S276恩城至横陂段某石灰厂附近发生一宗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司机重伤,左手被撞断,流血不止。危急关头,当时还是大四学生的吴艺聪和父亲闻讯赶往现场帮忙抢救。他拨打救援电话,为司机进行应急止血,鼓励司机保持清醒,随后又和消防员合力救出司机,并为司机寻找断臂……吴艺聪迅速反应,挽救了一条鲜活生命。“当时一心只想救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司机放弃生的希望。”吴艺聪说。
吴艺聪用实际行动弘扬了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美德,展现了人民教师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以责任和担当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彰显了年轻教师的风采。
江门市往届教师道德模范荣誉获得者名册
姓名 荣誉
张国雄 2006年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
蒋 青 2006年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
张又红 2006年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
张雁容 2008年第二届十佳道德模范
赵慧明 2008年第二届十佳道德模范
区卫芬 2008年第二届十佳道德模范
谭金花 2010年第三届十佳道德模范
谭凤燕 2012年第四届十佳道德模范
陈琼芳 2012年第四届十佳道德模范
郭昭云 2014年第五届十佳道德模范
李权亨 2020年第八届十佳道德模范
吴艺聪 2020年第八届十佳道德模范
钟根鸿 2020年第八届十佳道德模范(提名奖)
江门市往届教师“江门好人”荣誉获得者名册
2014年江门好人
李赞贺
曾翠芳
2018年第四季度江门好人
冉 超
程 文
姓名 荣誉
钟福春 2012-2013年江门好人
吴明珠 2014年江门好人
梁丽珠 2014年江门好人
冼惠茹 2015年第一季度江门好人
岑楚华 2015年第一季度江门好人
关秀桂 2015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赵秀峰 2015年第四季度江门好人
李奕权 2016年第一季度江门好人
陈娟仪 2016年第二季度江门好人
余源汉 2016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陈曙祥 2016年第四季度江门好人
梁明莲 2016年第四季度江门好人
严冬红 2017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李艳芳 2017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邓小燕 2018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梁惠宜 2019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
黄新瑜 2019年第四季度江门好人
容转笑 2020年第二季度江门好人
魏 强 2020年第三季度江门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