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素敏)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百年荣光。昨日(10月6日)下午,台山市在都斛镇原东滘小学旧址举办纪念“胜利大营救”79周年主题活动。来自台山各界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现场聆听了“胜利大营救”历史故事,并结合各自经历,交流心得体会。
“1942年1月,一批从香港撤离的文化人士、爱国民主人士在台山都斛镇东滘渔村码头,秘密上岸,并以此为中转站,向台山台城、开平三埠转移。”
“撤离的重要节点就是台山都斛。这里是他们安全抵达、值得纪念的登陆点。是我们党在都斛留下的重要红色足迹。”
“绝处逢生的胜利大营救,为我国革命事业和文化发展保留了极其宝贵的星火。”
……
东滘口位于都斛镇东面,是台山的一个重要海口,位于此地的东滘渔村是一条靠海吃海的纯渔村,村的东边是浩瀚的南海。这里距离香港不足80海里,澳门仅48海里。79年前,村中的渔船码头,正是从香港撤离的文化人士、爱国民主人士的“安全登陆之地”,它见证了香港“胜利大营救”中的惊心时刻。
自1942年1月开始,在中共香港地下组织的配合下,东江武工队员和交通员与香港文化界人士取得联系,开始分批组织他们转移。转移分为水、陆两条营救线路,还有一条海路,属西线。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夏衍,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梁漱溟,中国杰出新闻记者范长江,中国电影艺术家、导演司徒慧敏,以及蔡楚生、金山、王莹、张友渔和韩幽桐夫妇、郁风、金仲华、沈谱、陆浮、陈此生等一批文化名人及民主人士,就是通过这条线路转移。他们乘坐小艇,先由香港转移至澳门,再由澳门路环转往台山都斛登陆,在都斛住一夜后,他们进入台山县城,再转移至其他安全地区。这次营救,无一人被敌人截获,无一人死伤。此举赢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誉,被认为是“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台山市作家协会成员岳勇表示,这场大营救的对象,是当时非常优秀的爱国民主人士,还有文化界精英。正是通过这场营救活动,他们才进一步了解共产党,才能在以后历史的重大关头,非常坚定地站在了共产党这边。
为了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激扬新时代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台山市在“胜利大营救”的重要见证地——东滘渔村举办纪念活动,并将以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整理“胜利大营救”在台山的相关史料,弘扬红色文化,推进侨乡文化光大之地建设工作开展。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工作,以东滘渔村为抓手,推进节点项目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促进台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红色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受青睐
今年国庆假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台山推出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和多个文旅主题活动,广受市民和游客欢迎,滨海游、温泉游、乡村游、美食游等成为假期热门之选。其中,都斛镇的红色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备受游客青睐。国庆假期,日均吸引游客超8000人次看风景、尝美食、品文化、寻历史、受教育。
东滘渔村作为“胜利大营救”海路西线的纪念地之一,其原生态的古村风貌、写实的渔家风采、淳朴的渔村古文化和渔民自家生晒的各种鱼干均成为吸引自驾游客和旅行社组团游玩“打卡”的重要元素。
据悉,台山下一步将做好科学规划,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提炼红色精神和红色内涵,将古村落、古树、华侨屋、碉楼和人文历史故事等有机整合,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具有“党建+红色+人文+生态”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线,推动红色农旅结合发展。(陈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