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五邑律师事务所与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建立对接合作关系。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林立竣
通讯员 慕程远
“千所联千会”机制是省司法厅、省工商联、省律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之一,组织动员全省千家律师事务所与我省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新平台。该机制于今年7月启动以来,市司法局积极响应省关于建立“千所联千会”机制的工作要求,联合市民政局、市工商联、市律师协会、市公证协会、市司法鉴定协会印发了《关于江门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工商联和商会协会服务民营企业的实施方案》,组织动员全市律师事务所与市、县两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协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
各律所律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法治宣讲、法治体检等形式积极为民营企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公益法律服务,以助力法治民企建设,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
积极推进
“千所联千会”机制建设
广东良匠律师事务所与江门市顺德商会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对接合作关系;广东五邑律师事务所与江门市酒类行业协会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对接合作关系;广东华南律师事务所与江门市江海区外海商会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对接合作关系……在省司法厅、省工商联、省律师协会“千所联千会”机制的指导下,市司法局积极与市工商联等部门加强工作对接,梳理摸排商会协会数量及担任法律顾问情况,组织市律师协会发动我市律师事务所积极报名参与此项工作,并结合市工商联梳理的商会协会统计情况及律所报名情况制定对接实施方案,下发对接工作通知,组织相关律师事务所与商会协会进行对接,签署对接协议。近日,多个律所举行机制启动签约仪式。
“目前我市两级工商联及所属79家商会协会已与68家律师事务所完成工作对接,实现律师事务所与工商联和商会协会对接工作全覆盖。”市司法局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我市将以律师事务所工作对接为切入点,在市县两级工商联和商会、协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或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岗,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增进信息沟通、人员融通、业务联通,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为商会及下属会员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为商会协会及所属企业提供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同时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培育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开展菜单式法律服务
助力法治民企建设
律师不定期到企业、到协会、到商会开展法律讲座,坚持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全方位、常态化地“就诊把脉”,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服务,针对创新企业内部管理和科技创新需求,围绕投资和融资、股权转让、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菜单式法律服务模式……
“今年以来,我市律师共为100多家企业开展法律风险体检,他们以丰富的实战案例为企业讲解劳动法、劳动纠纷等法律知识,赢得了企业的点赞。”市律协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在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重点撬动各方面领域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中,我市成立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全市共有155名律师加入服务团。他们持续关注民营企业的法律需求,搭建法律服务交流平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守法诚信经营,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市律师为民营企业举行专题讲座、法治宣讲会共计200多场,向公众、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相关法律服务2500多次。一桩桩矛盾纠纷被解决在基层、一次次法律服务精准对接企业、一场场“送法进企”落地生根,有效地改善了地方营商环境,让法治营商环境更“赢商”,助力法治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