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奕豪在信中表达对家乡建设的支持之情。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严建广
“愚是开平县赤坎北炎世兴里人,旅居美国将卅载……现在处观阅有关报刊,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我们旅美侨民更希望祖国昌盛和强大……现自愿赠送日本国制汽车一部和录音机一部给华侨委员会……”祖国繁荣昌盛是近代以来海外侨胞念兹在兹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来都离不开侨胞的支持和参与。在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珍藏的一封旅美华侨邓奕豪1979年4月20日写给家乡开平赤坎公社侨委会的信中,他这样写道。
从信中,能够感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给侨胞带来的喜悦之情,也深切感受到侨胞爱国爱乡的浓浓家国情怀。
希望祖国繁荣富强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刘进表示,近代以来,在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中,海外侨胞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强烈地感受到国家在近代以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身在海外的他们权益得不到祖国有效保护。他们希望祖国振兴,繁荣富强,在海外时能够挺直腰杆不受人欺负。”刘进说,“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关注、支持、参与祖国的革命建设事业。”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刘进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侨务政策也重新回到正确道路,令海外侨胞非常兴奋,调动了海外侨胞参与改革开放,参与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
“因为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勇于改正错误。在1978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令海外侨胞看到祖国的未来,增强了他们投身祖国建设的信心。”刘进说。
也正如邓奕豪在信中所言:“祖国大搞四个现代化,我们旅美侨民更希望祖国昌盛和强大。”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个月后,身在美国的邓奕豪非常激动,要给他的家乡捐款。”刘进说,“这至少说明两点,一是海外华侨一直关心祖国、家乡的发展,所以,国家有什么政策变化,他都能及时了解;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政策是得民心的,侨胞在海外通过报刊知道国家政策的变化,令他们相信未来发展更好。所以,他们第一时间想到要支援家乡建设。”
报效祖国建设家乡
“爱国爱乡是侨胞的不变情怀。有条件、有机会他们就会支持祖国、家乡建设。”刘进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让侨胞对祖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侨务政策拨乱反正也让他们有了为祖国、家乡建设尽一份力的机会。”
在邓奕豪写给家乡的信中,他说:“现自愿赠送日本国制汽车一部和录音机一部给华侨委员会”。
刘进表示,从信中所述看,邓奕豪大约在20世纪50年代初出国谋生。在国外,经过10年的打拼,他有了积蓄,投资开设了新中国酒楼,兼营旅店业百货商店,到写信时,他从事商业也有近20年。“从邓奕豪的酒店名字也能反映出他的家国情怀,他念兹在兹的是祖国,是家乡。”他说。
在事业有成之时,又遇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奕豪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所以不久,他就主动给家乡写信,希望给家乡捐赠,支持家乡经济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国家百废待兴,发展经济的时候需要什么呢?一个是资金,第二个是先进的机器、设备等。”刘进说,“从邓奕豪提出捐赠的物品——国外生产的汽车和录音机,就可以看出,他们是了解祖国、家乡最需要什么。汽车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工具,录音机在当时是非常宝贵的文化娱乐设施。这就是侨胞浓浓的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伊始,在国内软硬环境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海外侨胞怀着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率先回到家乡投资设厂、贸易经商,“投资一间厂,救活一条村”,成为全国不少地方发展的缩影。为江门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五邑籍华侨华人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繁荣了江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