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胡晴晴 张茂盛
通讯员 刘敏华
绿色军装穿在身,胸前的党徽、军功章和纪念章交相辉映,振奋时掷地有声,动情处潸然落泪……今年72岁的马灼庆祖籍台山,现居蓬江,是一名有着53年党龄、退役37年的老兵,2019年来近50次受邀到我市多个社区、学校、幼儿园、党政机关,向人们讲述自己人生中刻骨铭心的战斗经历和革命故事。
打开记忆闸门
毅然报名参赛
回忆战场的残酷和战友的牺牲并不轻松,像深藏功与名的战斗英雄张富清一样,马灼庆也曾将风云过往牢牢封存:离那场战争和评功已经过去40多年,师级授予的二等军功章、总政部和原广州军区统一制作的二等军功章、对越自卫反击战纪念章一直珍藏在箱底,对于他的战场功绩,家人都极少知道个中细节。直到2019年6月,在全党上下火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蓬江区组织开展百姓故事宣讲大赛,社区干部多次登门鼓励他讲出自己的红色故事,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和中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才转变了想法。
会不会被人说有表功之嫌?坦坦荡荡、问心无愧即可!宣讲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教育后代,这是党员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带着一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念,马灼庆抛开思想包袱,打开记忆闸门,梳理尘封往事,毅然报名参赛,以《一心为民 一心为党》为题,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从参军到退役、转业到退休的全过程,最终获得了当年蓬江区比赛一等奖和江门市决赛二等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来相继成为党史学习教育蓬江区委宣讲团宣讲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侨都星火宣讲员,多次受邀作宣讲。
摸索出三坚持“战法”
红色经历引起共鸣
回顾大大小小几十场宣讲,马灼庆说,不亚于“攻山头、拔碉堡”,为“坚决完成任务”,他摸索出一套三坚持“战法”:
坚持站着讲!田野间、榕树下、教室里,不管身在哪个讲台,马灼庆总是无视凳子、克服腰痛,坚持笔挺地站着讲。这是他的军人意志和军人风貌使然。硝烟战火铸就了这份意志和风貌。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时任某连连长的马灼庆被敌人子弹击穿肩胛骨,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坚持指挥战斗,直至战斗结束;在接受三次手术期间,为让自己保持清醒,他选择不打麻药;当后来被人问道可曾害怕,他说自己是一连之长,若怕还怎么带兵打仗!
坚持脱稿讲。马灼庆说,自己所讲都是真实经历,“仿佛是昨天的事”,每回忆一遍过往,又都有新的思考和感悟,所以他总是坚持脱稿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卡壳”的情况。“求真务实、真情实感,这是我脱稿讲的底气所在。”马灼庆说。
坚持义务讲。参加多次宣讲,马灼庆总是抽出时间,自行前往,秉持宣讲是光荣责任和神圣义务原则,多次婉言谢绝有关单位提出的补助之事。这种对原则的坚持,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处事作风。退役后,马灼庆曾在台山信访办工作18年,办了不少实事,面对带着钱物来致谢的群众,他不收一分一毫一物。他这样告诫自己:记住你1968年12月份入党面对党旗时的誓言!你若收了,还是一个共产党员吗?对得起牺牲的战友们吗?
马灼庆很欣慰,自己在新的“战斗”中得到锻炼和收获。通过台下观众不时自发响起的真诚掌声,他判断自己的故事引起了共鸣,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正面影响,而这正是他参加宣讲的初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马灼庆的宣讲之旅还在继续,在党史学习教育火热开展的当下,他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并将所学所悟融入宣讲工作中。“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始终认为,当一名共产党员,是我一生的光荣!党员的心,一定要正,要时时刻刻尽己所能,为党旗争辉!”马灼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