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在课堂上表演“魔术”。
数学课堂上,孩子们体验了一次新奇的“三师同堂”教学。
“没想到我们学校会来这么多名师!”“老师的‘数学建模’让我着迷。”“优秀的引领,必将有更优秀的追随!”……近段时间,台山市斗山镇几所中小学的师生对最近的“名师课堂”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百余名师集中下乡,融入式上课、听课、讨论,在这个与上下川岛相距不远的小镇,这还是第一次。精彩的课堂,新奇的体验,让师生激动、难忘,甚至用“醍醐灌顶”来形容。
“双减”下的课堂如何更高效?“一日作业设计”如何更有针对性?乡村学校怎样补齐短板高质量发展?近日,带着这些问题,江门市教学专家、名师团队100多人分两批分别前往林基路烈士故里——台山市都斛镇、斗山镇任远中学和斗山镇中心小学及其大湾分教点开展研讨帮扶,拉开了江门市教育局持续开展“学党史,办实事——融入式帮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主题实践活动的序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镜头一
课堂上的“魔术秀”
在任远中学化学实验室,一双双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讲台。讲台上有个三脚架,底下有一杯热水,上面有一块铜片,老师把白磷放到铜片上的那一刻,白磷马上燃烧起来!同学们兴奋不已,他们还发现,在白磷剧烈地反应的同时,旁边的红磷居然“一脸淡定”。一双双眼睛满是新奇,多有趣的课堂!
这是蓬江区杜阮中心初级中学教师周芬的课堂“小魔术”,以此引导大家一起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周芬还展示了用纸容器烧水等有趣的实验。她自带实验配套用品,只为让课堂“尽善尽美”。
镜头二
“三师同堂”初体验
在斗山镇中心小学大湾分教点一年级的《9加几》数学课堂上,孩子们体验了一次新奇的“三师同堂”教学:先由教育部百名“教育家型”领航名师丁玉华执教上半节课,再由斗山镇中心小学大湾分教点任课教师伍卓华执教,最后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育庭就如何进一步从思维高度统摄本节课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出创新想法,触发孩子们的思维火花和好奇心。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双双闪着兴奋光芒的眼睛,述说着孩子们的新奇和渴望。
镜头三
“蜜月旅行”和“直播带货”
“万能的朋友圈,寒假蜜月旅行去哪里好呢?”地理课堂上,台山市新宁中学教师马赞文利用微信聊天和朋友圈应用功能创设“寒假计划度蜜月”情景,引入《北方地区》一课。以万能的朋友圈求助度蜜月目的地为导入,引出旅行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围绕“旅行攻略”准备出行必需品引出“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这一话题。根据饮食差异分析北方地区的农业差异与生产条件,重点围绕陕西延安洛川苹果分析该水果品质好的原因,并结合疫情影响苹果销售展开“我是直播小能手,我为洛川苹果代言”直播带货互动环节。现场提供苹果让学生进行直播带货,并将苹果作为奖励。整节课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镜头四
追着跑着要签名
“老师,您什么时候能再来给我们上课啊?”来自江门市紫茶中学的余芷晴是一位年轻教师,她给任远中学九(2)班学生带去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分别的时候学生们依依不舍,纷纷表达对余老师的喜爱并要求合照;开平市教师发展中心、江门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田小华老师上完七(4)班《窗外·书内》一课后,被不少学生“围堵”约课,并送上亲手制作的“叶脉书签”;很多名师上完课后,被学生追着跑着索要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
A 名师示范
打造高效魅力课堂
“优秀的引领,必将有更优秀的追随。”任远中学初一教师麦兰英说,名师课堂,就像一场专业成长的洗礼。“名师们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安排得很清晰,课堂让学生茅塞顿开,老师相见恨晚。”这次活动之后,麦兰英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课堂上借鉴名师的方法,很受学生欢迎。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主要通过“把脉课堂,精准指导”“名师示范,互学共进”“诊断反馈,互动研讨”等形式,全方位把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提出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并分学科由专家名师进行现场示范教学,为各学科教师提供可视化、可借鉴的学习课例。
第一批小学组名师率先出发,在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标的带领下,市教研院院长吕锦文、副院长陈育庭,教研员吴华杰、丁玉华、陈晓琼等一行40余人,分两组分别赴斗山镇中心小学和斗山镇中心小学大湾分教点,入班随堂听课,深入“会诊”,并由名师上示范课。之后,语数英三科名师团队、台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团队和该校教师分学科进行课例研讨及诊断,并交流课堂“把脉问诊”情况。
中学名师团队共60余人,集中到斗山镇任远中学,听课、评课、上示范课、集中研讨……名师团队马不停蹄,以专业的眼光和广阔的视角,对各学科上课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取”与“舍”,教学设计、课堂呈现,师生互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的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老师们普遍认为,严谨、细致地“把脉”与指导,让所有教师获益匪浅。在真实细腻、原汁原味的常态课教学中,专家名师团队展示出了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业务能力、高超的驾驭课堂技巧,为乡村学校教师的成长树立了榜样,也为斗山镇中小学发展注入了活力和新的理念。
B 三易其稿
下足功夫备好“大餐”
虽然是名师,无数次站上讲台,但接到任务后,大家丝毫不敢懈怠,反复了解学情,认真选题备课,力争给师生们最好的体验和引导。
“这次到任远中学送教,我们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苏州园林》与《出师表》。”“可以自选课题,建议最好有阅读课与名著导读。”“最新沟通,我们上阅读课、写作指导课与读写结合课,构成一个线条式系列课。”中学语文科组教研员施文华负责与任远中学沟通,其间,广东省特级教师周华章、江门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严小玲和田小华三位送教老师对授课课题三易其稿。每一次,大家都认真准备,积极备课,争取送去最好的课堂和教研“大餐”。
“之前我们上课、评课、教研活动大都是在城区学校进行,这次深入乡村学校,感受完全不一样。”周华章说,“那里的孩子更淳朴,也更需要引导。”他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是对乡村教育的帮扶,对名师团队本身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体验和成长。“我们通过融入式帮扶,更深入了解了乡村学校的特点,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周华章说。
名师课堂,深受斗山镇中小学师生喜爱。“那节课,老师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我们之前没有领略过的数学世界——数学建模,让我一下子就迷上了。”任远中学九(3)班学生陈晶敏说,“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
C 提质增效
聚焦“双减”作业设计
“双减”下的课堂要提质增效,“双减”下的作业如何设计才能更适应学情和时下的态势?本次活动,名师们除聚焦课堂外,也将“一日作业设计”评比讨论纳入其中。
“‘双减’倒逼我们反思提高课堂质量与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请看我的《<散步>一日作业设计》”“这是我的《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一日作业设计”……活动中,名师团队还分别对任远中学各学科开展“一日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进行了评审,大家就“双减”下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以及作业批改的有效性、激励性开展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因讨论中碰撞出的火花,语文学科几次申请研讨延时,大家提高江门教育质量的迫切与赤忱之心,跃然而出。
“这次活动,让我对平时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任远中学八年级教师梁新丽说,今后会把此次学习所得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追随名师的脚步,不断提升自己。
在斗山镇中心小学大湾分教点,小学语文团队结束研讨后,吴华杰分享了他曾经8年扎根边远乡村学校的经历,以及在斗山镇乡村学校的所见所思所行,看着校园中的老铁树现场赋诗一首《大湾老校铁树将枯有感》:斗山老校夕阳斜,草木无言半秃丫。长愿熏风滋雨露,共期铁树再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