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四副多极点”,是在新形势下结合江门发展客观条件,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最新研判和全局性思考。图为枢纽新城。 郭永乐 摄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目的在发展,难点在协调。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构建“一主四副多极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架构,提升主城区区域影响力,打造四个副中心,促进多极点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并从拓展城市发展架构、加快副中心发展、提升城市设计文化内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等方面详细部署相关工作。
“一主四副多极点”,是在新形势下结合江门发展客观条件,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最新研判和全局性思考。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李焱认为,优化城市功能品质一方面能提升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特色、交通出行、市政公用和景观环境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城市的核心功能,增强城市的发展动力和活力,有利于城市引入重大产业项目和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经济水平。
“恩平是江门的西门户,但经济总量不高。‘一主四副多极点’城市空间架构的提出,将环镇海湾纳入为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江门副中心的定位建设,充分发挥恩平资源禀赋优势,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市人大代表、恩平市金茂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耀良说。
与此同时,构建“一主四副多极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对各区域资源、产业优势互补,发挥资源最大效能具有重大意义。
市人大代表、蓬江区委书记劳茂昌表示,将集中力量建好滨江新区,推动中心城区向北拓展,大力引进总部企业,完成“十路一湖”建设,推进中铁建湾西总部基地、市档案中心等项目建设,谋划与港澳高校、职业院校等合作办学,努力打造成集中体现江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中央活力区。优化城区交通路网,加快南北大道、滨江快线、华盛路西延线、篁庄大道(江门大道—丰乐路)等建设。
市人大代表、新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兵表示,将聚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大湾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中心。有序推进枢纽新城“一院两园三纵四横五馆”建设,争创江门中央活力示范区。同时,加大银湖湾滨海新区建设力度,力促新澳重大技术装备、碧海银湖等项目竣工,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
“我们将把中欧合作区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和‘首要任务’,加快完成合作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积极融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一城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整合、扩园、提质,加快副中心发展。同时,积极推动与周边县市城市功能错位互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链共建共延、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人大代表、鹤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景华说。
市人大代表、恩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赖惠镇表示,恩平将围绕补短板、强基础、增亮点,做好“山、水、文、城、侨”文章,着力打造“五种文化”特色游,串珠成链,建设大湾区旅游目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开“两山”通道的金钥匙,在绿色发展中勇立潮头,打造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
李焱建议,要重视和发挥规划设计的统筹作用、先行价值和指导作用,通过编制高质量、有特色和可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景观风貌规划、详细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统筹布局和精准指导“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建设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更好地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主副中心之间的协同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方式的串联,做好交通先行,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串联生产、消费、流通各个环节,能够为构建“一主四副多极点”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根据‘一主四副多极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功能定位,统筹各种交通运输形式,对交通现状的匹配性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短板及不足,提出优化调整规划方案,制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表。按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分析交通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注重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时序。”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蔡业青表示,打造形成内联外通、高效优质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过程中,在外拓通道的基础上,要注重结合功能定位,为主城区、副中心建设配套内部交通网络,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探索建设“公路+文旅”等“公路+”的特色公路。
(毕松杰 罗霈 张浩洋 黎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