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梁佳欣 通讯员/杨小燕)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当前不少制造业企业面临招工难、留工难问题。对此,省人大代表、台山市冠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雷雅仪深有体会:“这两年企业原材料、能源耗材、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导致经济效益下滑,留住工人越来越难。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全面复苏,劳动力缺口又在扩大。产业工人,成了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雷雅仪表示,近年来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一线职工越来越难招,尤其是熟练工种和技术工种。“我认为这主要与年轻一代的就业观念有关,建议政府通过文化教育、新闻媒体等渠道积极倡导,帮助‘90后’‘00后’在工作生活中树立健康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激发争做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荣誉感。”
同时,她建议政府层面把招工难、留工难问题与企业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考虑,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健康发展。同时,为企业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进企业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大力实行定向培养或者委培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或毕业后均可直接到企业实习或工作。
省人大代表、开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梁俏筠也十分关注产业工人供给不足的问题。她表示,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在培养技能人才、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技能人才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之间协调衔接不畅通等问题依然存在。
“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是推动广东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梁俏筠建议,制定实施相关激励政策,对中高级技工、专业技术工人等产业工人的住房、户籍、子女教育等进行扶持。同时,打造新型产业工人的承载平台、培训平台,加大对以人工智能、芯片、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更大、更优质的平台吸引新型产业工人就业。以行业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供需紧密对接,鼓励建设新型产业工人培育基地。“例如可以在‘建筑之乡’江门开平,开展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
与此同时,梁俏筠还倡议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使产业工人的创造价值得到尊重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