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董事长、总裁刘静瑜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江门“双碳”实验室专家团队成员李佳
昨日(1月26日),我市与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省委珠岛宾馆正式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投资20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这是江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省“两会”精神,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按照市委“1+6+3”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等六大工程,推动战略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打造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取得的新的重大突破。
江门是广东省传统制造业基地,体系完备、基础扎实。广东省制造业“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均在江门布局,其中8个产业集群将江门作为核心布局城市。新能源电池是江门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尤其是混合电动汽车专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基本形成覆盖“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电池生产设备、电芯制造与PACK成组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环节,集聚了优美科、科恒、芳源、恒创睿能等知名骨干企业,产业链优势为引入动力电池项目奠定了基础。
中创新航是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2021年出货量跃居全国第三,增长速度迅猛、技术水平领先、客户市场稳定、发展潜力巨大。现有常州、厦门、洛阳、武汉、合肥及成都等六大生产基地,主要客户包括广汽、长安、上汽通用五菱、小鹏汽车等。随着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旺盛,动力电池产业作为重要配套,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创新航迈入产能扩张的发展“快车道”。围绕做大做强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江门着力招大引强选优,经过3个月的精准服务、对接洽谈、措施强化,最终与中创新航成功达成投资合作协议。
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分两期建设,首期项目投资100亿元,达产后年产值预期可达162.5亿元,是我市近年来投资额最大的实体项目。该项目选址地块位于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该园区现已纳入1395平方公里的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向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及配套产业园区。目前,我市已为项目落户预留了充足用地,首期项目用地已基本完成土地平整,可实现“拍地即动工”的建设需求,二期项目用地正在加快平整,预计2023年上半年可实现供地。此外,我市生活配套完善,选址地块旁正开建两栋员工公寓,项目周边30分钟车程内配备了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可满足项目研发团队工作、生活需求。
当前,江门正积极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加强规划统筹,高标准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抓好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链的稳链补链强链控链。该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带动更多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落户我市,有力推动我市“双碳”产业链深度发展,并为我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注入强大动力,加速大湾区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发展。 (唐达 皇智尧 张浩洋)
声音
中创新航董事长、总裁刘静瑜:
打造“深圳国际总部+江门生产基地”模式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从事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局面,新能源电池产业产能扩张迅猛,中创新航迈进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新能源电池产业是广东省、江门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拥有优越的区位、便利的交通,扎实的工业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投资发展的热土。令我深有感触的是,江门市委市政府对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理解非常深刻,制定的相关政策非常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提供的政务服务非常贴心。经过多年的努力,江门已发展成为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聚集了多家国内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骨干企业,产业集群效应快速形成。这是我们选择江门的原因和信心所在。我相信,中创新航江门生产基地将会快速发展,成为华南地区新能源电池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对于企业抢占“双碳”发展先机、扩大新能源电池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中创新航在深圳设立了国际总部和先进技术研究院,加速推进企业在全球的产业和研发布局。此次投资20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就是希望充分发挥深(圳)江(门)两地优势,打造“深圳国际总部+江门生产基地”模式,与江门本土新能源电池企业、产业链实现联动发展、协同创新,牵引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产业链落户江门,做大做强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推动广东新能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江门“双碳”实验室专家团队成员李佳:
共同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做大做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推进“双碳”工作,要求我们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在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广东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和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去年底江门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双碳”实验室揭牌成立,为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聚焦国家战略目标和省市重大需求,集聚“双碳”高端创新资源,开展“双碳”领域前沿及关键技术研究,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夯实建设“双碳”省实验室基础,促进绿色低碳高效的产业发展体系的快速形成。
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是未来低碳运输、绿色出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撑,是“双碳”产业的重要内容。江门与中创新航正式签署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是江门抢抓机遇、乘势而为,推进“双碳”产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喜事。
新型电池与储能系统是零碳科技的技术研究重点之一。未来,江门“双碳”实验室将积极与中创新航等重点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探索创新机制,加强重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共同推动新能源电池产业做大做强。
(文/图 唐达 皇智尧 张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