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龄俱乐部举办多种活动,让老人的生活多姿多彩。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郭永乐
通讯员 区剑匀
“居家养老服务站活动可多了,我们这群老伙计现在不再是家里—农田‘两点一线’的生活了,我们还会一起参与活动,休闲娱乐,像一个家庭一样,挺好的!”向东村老人邓胜源说。
邓胜源所说的服务站——江海区礼乐街道向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是在市、区民政局,礼乐街道办等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建成的农村地区居家养老示范站点。站点根据构建10分钟养老服务圈的目标,按照我市“杏龄居养”居家养老要求,探索利用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江海乐翔社工)负责具体服务运营,为村内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配餐、心理关怀、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了老年人多种类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是向东村老年人颐养天年的“温馨家园”。
去年以来,向东村在各级政府部门指导下,联合乐翔社工将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提升农村老年人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策划了“银发安康计划”“快乐休闲站”“乐龄俱乐部”“互助养老积分计划”等多元化服务,让老年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银发安康计划
为困境老人送去生活和心灵“双保险”
“我妈中风10年来,一直都是我在照顾她,自从生病后,她就不太愿意和别人说话了。后来,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社工带着村里的银龄志愿者过来开解我妈妈,她知道有人关心她,状态真的好了很多。”向东村村民苏群美说。
为了更精准地帮扶像苏群美妈妈这样的困难老人家庭,向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推出“银发安康计划”,发动村内的志愿力量组建了一支以“社工+爱心企业义工+党员+银发老人”为代表的助老义工队,重点对村内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经济困难失能等困难老人,开展每月4次以上的上门巡访关爱服务,为他们提供家政保洁、精神慰藉、救助救援等关爱服务及个性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将温暖与服务送到老人身边。
快乐休闲站
老年人休闲的好去处
随着一阵优美音乐旋律响起,不少年长的妇女在向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门口跳起了广场舞;室内也是欢笑声不断,老人们围坐一起看着电视,棋牌室内的几位老人家在悠闲地打着牌。
“这里之前是我们村其中一个村民小组的废弃队址,破旧不堪,虽然村里已经建有农村幸福院,但功能单一,场地空间有限,去那里的老人家不多。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村干部在上级政府部门的资助下,在这个废弃队址新建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如今这个新站点功能可齐全了,闲着的时候,老人家就爱来这里打牌、看电视、跳舞,热闹得很。”跳广场舞间隙,梁奶奶眉飞色舞地说。
依托站点设备配套设施,老人们在向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内可以享受棋牌康乐、图书阅览、书法绘画、影音娱乐、康复理疗等服务,来站内消遣的“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有需要的老人家还能申请送餐配餐服务。据统计,来站点打牌、下象棋、看电视的老人日均超过30人次。
乐龄俱乐部
让老年人生活多姿多彩
“在我们村,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还会去田里务农。老人除了干活,就是打理家务了,娱乐休闲方式比较单一。随着我们村养老服务设施条件的改善,我们和社工设计了乐龄俱乐部这一板块的服务,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向东村党支部副书记梁家恩说。
社工付丽珍表示,乐龄俱乐部主要是以社区宣传活动或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各类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传统节庆、养生保健、健康诊疗、文化体育、智能化设备使用指导等活动。2021年以来,站点累计开展“关注慢病管理 健康走进社区”“智能耆时代 银龄新生活”等文娱活动14场次,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互助养老积分计划
尽显银龄风采
在向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有这样一支银龄志愿服务队,他们平均年龄都在60岁以上,去年他们累计参与村内助老服务800余次。
2021年,向东村联合江海乐翔社工聚焦农村社区养老问题,围绕居家养老服务站这一主阵地,创新探索推出“向东村互助养老积分计划”,该项目通过“政府部门指导+社工机构引导+互助组织负责+社会力量协同”四元互动新模式,建立服务积分机制,以此激励村内外不同的社会力量参与助老服务,形成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弘扬温情养老文化。
这种互助养老积分机制在村内是一件新鲜事物,成功吸引了32名健康银发老人的参与。何转娣奶奶是银发志愿者中的一员,今年已经70多岁了。她说:“参加志愿活动,不仅给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了光彩,还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这样的老年生活才有意义!”
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向东村多元布局,养老服务体系在不断完善,“老有所有、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正在向东村变为现实,一幅幅“情暖夕阳霞满天”的美丽画卷正渐次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