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各地积极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新闻时有所见,各地忙着建园区、组联盟、发菜品……预制菜产业赛道上一时之间“人声鼎沸”。从前些年的默默无闻,到万亿元市场规模潜力,预制菜的“横空出世”,归根结底是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发展走向“工业化”的特定产物,以及“厨房革命”“餐桌革命”“消费革命”等催生出的新增长极。
从长远看来,优质且稳定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无疑是让预制菜跑得更远的基础。江门作为全省农业大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也是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有力竞争者。随着“起跑令”响起,我们需全力打响“侨都预制菜”区域公共品牌,实现从“一棵菜”到“一桌菜”,从“菜篮子”到“菜盘子”的进阶。
一是加快江门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江门预制菜产业园是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司令部”,只有建成插上“军旗”,才能“号令如山”,自上而下统筹发动预制菜产业发展。我们要加快按照“一园四区”布局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并充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农产品交易流通中心、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省级优势产区产业园等设施的作用,加快全产业链配套服务,落实财政资金扶持政策,“一园一策”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资本、引资源、引人才,集聚产业要素,加快建设现有重点预制菜产业项目。
二是加快开展技术服务对接。预制菜只有满足健康、美味和便捷这三大诉求,才可能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甚至是刚需。我们要发挥江门预制菜产业联盟作用,一方面推动预制菜企业具体技术需求与联盟技术机构的合作,围绕产品研发、标准制定、设备改造等加强院地合作、科企合作、校企合作,帮助企业打通预制菜产品质量安全、营养配搭、风味保持、产品形态、“货架期”设定等实际堵点、痛点;另一方面,推动预制菜企业具体金融需求与联盟金融机构的对接,落实减费让利政策措施,设立产业融资风险补偿金,提升金融服务预制菜企业能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扩大首贷和信用贷款覆盖面。
三是推动预制菜产品品牌化。只有培育打造有全省、全国影响力的江门预制菜品牌,才能提升预制菜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打造江门市预制菜服务和推介平台,通过多渠道和灵活的方式开展有深度和广度的宣传,不断提升我市预制菜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创建品牌,发掘农产品产地属性、品类属性等信息,把品牌与原产地、“正宗”这些概念紧密挂钩,把品牌与产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用文化塑造提升品牌,同时将“安全”作为重要的营销策略,把产品品质作为创建品牌的基础。
毕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