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作为一个活的文本存在,在一个立体对话的场域,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化任务中进行学习,让他们成为一个基础宽厚、自主学习的人……”在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总决赛中,金楷洺老师“金句”频出,在线上观摩的老师们不时发出感叹和掌声。2月25日,由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江门一中组织教师在学校阶梯室观摩线上直播,老师们边听边思考边做笔记,吸收参赛精英们的教学精华。
在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我市教师在各组别、各学科的比赛中获得10个一等奖,其中,江门一中教师金楷洺获得高中语文学科全省一等奖第一名,代表我市“出征”全省总决赛。江门市代表队的获奖质量和数量均为历届最佳,亮出了育人“真功夫”。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近年来,我市重点在师资提升中下功夫,狠抓“强师工程”和名师队伍建设。我市教师在本届比赛中取得的好成绩,是江门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江门日报记者 张翠玲
A
“出征”总决赛 “比武切磋”收获成长
据了解,本次大赛总决赛分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六个组别,参赛选手由各组别各学科一等奖第一名的精英组成,六个组别的总决赛冠军将按程序申报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江门一中教师金楷洺作为我市各学段中唯一一名获得全省总决赛资格的选手,在总决赛中与其他学科的“高手”进行“比武切磋”。
普通高中教育组的参赛选手来自思想政治、语文、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16个学科,总决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为8分钟教育理念演讲与5分钟答辩;第二环节为5分钟教育教学即兴演讲,选手现场抽取即兴演讲试题,用1分钟思考,4分钟完成即兴演讲。
比赛中,金楷洺以《以文化人,为时代新人扬帆筑梦》为题,旗帜鲜明,果敢亮剑。在演讲中,他或沉稳款叙、或真情抒怀,通过真实动人的教育故事,从教学实践和教育追求两个方面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答辩环节,金楷洺从容地解答了评委提出的关于“文以载道”与“应试教育”的问题,多角度地表达了个人在“以文化人”这一命题上的思考与理解。而在即兴演讲环节中,金楷洺充分利用担任班主任的宝贵工作经验,就“高中生的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个性特征更加鲜明,如何针对高中生的这一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题,依题切入,迅速组织思路,以“尊重个性,为了更好的明天”为题展开阐释,从“和而不同”的理念,到情境式学习指导、包容学生、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应答如流。
尽管最后与第一名失之交臂,但金楷洺认为,总决赛高手如云,虽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突破和收获。“在这半年中,为了备战市赛和省赛,我写了近三万字的教学设计,沉淀了许多教学思考。”金楷洺表示,备赛期间他更加认真研读教育专家的著作,研读语文教育史,也系统提升了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金老师是一名有活力、有能力、有毅力的青年教师。他在赛场上视野开阔、思维缜密、机智敏睿的表现,是长期潜心教学、精益求精的结果。”金楷洺的“师傅”、江门一中教师张海敏评价道。
B
集多方力量 团队协作全力备赛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好成绩的背后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我市教师得以逐鹿总决赛,背后有着市教研院、学校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备战团队的鼎力支持。
记者从江门一中了解到,在接到助力金楷洺老师参加总决赛的任务后,学校语文科组立即组建由张海敏、许文艳、戴丹、王旭东等老师组成的团队积极备战;金楷洺老师则撰写演讲稿,数番修改,精益求精。与此同时,还有省教研员、市教研院、校领导、科组老师等持续助阵,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次大赛在全省掀起了一轮提升专业技能、创新教学方法、钻研课堂教学、比拼教学能力的热潮,也带动了我市一批教师练技能、强素质、稳讲台,赶学比超氛围浓厚。此前,我市举办了第三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江门市赛,据不完全统计,参加省、市、县、校四级赛事的教师超过1万人次。在省赛前,我市特意举行动员会,统筹各方资源,全力精准备赛。同时邀请往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一等奖选手和教练分享参赛心得和备赛经验,并分学科研讨部署备赛。
C
打好“组合拳” “强师工程”提挡加速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设立人才专项经费,加大投入,构建了骨干教师、卓越教师、名教师递进式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为教师成长提供舞台。
在本次大赛中,我市10位教师获一等奖,居全省靠前位置,3名教师获全省第二名,全市获一等奖人数几乎是前两届的总和;获省二等奖以上36人,大幅超第一届的19人和第二届的24人,比赛综合成绩跃居全省前列。此外,还有江门市范罗冈小学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典型案例全国优秀案例,广东仅3个;江门市“五邑名师大讲堂”系列展示活动于2021年年底启动,构建了具有江门特色的教师培训模式,在“强师工程”和名师队伍建设一系列工作的作用之下,我市教师队伍建设不断结出硕果。2021年,我市新增基础教育正高级教师8名、省特级教师18名、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5名、省级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5名、南粤优秀教师35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名。教师人人尽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正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