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展位前,许多参展嘉宾驻足停留。
昨日,粤港澳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启幕。由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及多功能科考船“海洋地质二号”模型亮相海洋产业创新成就展,集中展示“新会制造”在深海勘探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尖端实力。
据悉,“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作为兼具大洋钻探保障与综合科考功能的国之重器,总长85米,排水量7224吨,续航力达12000海里,配备150吨主动深补偿海工吊、万米光纤绞车等先进设备。其不仅能完成地质取样、近海底地形调查等科研任务,还可承担海底电缆敷设、深水打捞等高难度工程,是我国深海探测体系的关键补充。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在第十五届全运会及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上大放异彩的“源火”,正是由“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执行任务,于南海北部海域1522米深的海底原位获取。
同台展示的还有“四航永兴”号半潜驳船的模型。“四航永兴”号半潜驳船以164米船长、10660平方米甲板面积(相当于1.5个标准足球场)成为全球宽扁浅吃水型驳船之最。该船针对浅海区域大型工程需求设计,可深入传统大型船舶无法抵达的河口港口,应用于海底隧道管节运输、大型沉箱预制等重大工程,显著提升浅海作业效率与安全性。
“这两个船型的成功研制,是我国高端海工装备领域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部分‘领跑’转变的缩影。未来,我们将紧抓政策机遇,在深远海装备、绿色船舶、智能运维等领域持续攻关,为构建自主可控的海洋装备产业链贡献‘江门力量’。”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