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及特点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江门市南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总面积1362.06平方公里,东西最大相距48.8公里,南北最大相距54.5公里,大陆海岸线长87.56公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行政区划与人口
公元222年设县,隋唐时期称冈州,1992年撤县设市,2002年撤市设区,辖11个镇(街),受委托管理银湖湾滨海新区管委会。全区户籍人口76.53万、常住人口近百万;是全国著名侨乡,有海外侨胞、港澳台乡亲83.7万人,分布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优势资源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新会是岭南学派的发源地,诞生了理学泰斗陈白沙、维新先驱梁启超、史学大师陈垣、著名外交家伍廷芳、中国电影先驱黎民伟、新华社原社长吴冷西等先贤大家,孕育了陈国达、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等15位院士。新会葵艺、蔡李佛拳、茅龙笔制作、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新会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等传统特色产业几百年来长盛不衰,成为富民兴区产业。
交通设施日臻完善。新会拥有65平方公里对外开放水域和国家一类口岸新会港,高等级(1000吨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210公里,崖门水道、虎跳门水道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东南亚最便捷的航道之一。拥有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汇集深湛铁路、广珠城轨等8条轨道交通,可直达香港,成为珠三角通往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的铁路门户。构建“四纵四横”高快速公路网,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工业立区”阔步前进。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现代轻工纺织”和“现代农业与食品”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若干产业集群,集中资源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15家企业入围省制造业500强。双碳实验室与港科大共建“粤港碳中和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为大湾区首个“双碳”领域粤港联合实验室。
城市品质日益提升。成为全市首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珠西枢纽新城先后引进万达、新汇大融城等大型城市综合体,落户钧明都市文旅、江门农商行总部大楼、文华商业广场等高端三产项目,配套优质教育资源及体育运动公园等文体设施,“珠西城市客厅”功能不断完善。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升至第69位,小鸟天堂榕树入选全国“最美古树”。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双水、崖门、古井上榜全国千强镇。新会陈皮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建设模式,全产业链总产值超230亿元。新会陈皮品牌蝉联“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首,位列全国地标中药材类首位。
★经济概况
2023年,全区生产总值1011.25亿元,增长7.2%,成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位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0位,位列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第10名。
★战略定位
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1+6+3”工作安排,坚持制造业当家不动摇,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更高水平的“一园三中心”,努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高质量发展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