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玻璃桥,玩的是心跳;打卡玻璃桥,迅速成网红
玻璃桥这么多,为何还是这样火?
2017年10月1日,素有“岭南第一险峰”“南粤小华山”之称的广东连山金子山的玻璃廊桥、观景台开始接待游客。
2018年9月28日,佛山南丹山6D玻璃桥正式开业迎客。这条名为“紫云渡”的6D玻璃悬索吊桥,横跨两座主峰,被山色包围,玻璃桥面有6D逼真效果,让游客体验“高空惊魂”。
2018年10月1日,盈香生态园玻璃桥正式开放,因坐落在素有“珠三角九寨沟”之称的凌云山上,所以取名为“凌云飞渡”。
2018年6月28日,清远古龙峡景区的悬空玻璃平台、玻璃吊桥、玻璃观光组合、丛林飞跃四个项目正式对外开放。
古兜财神玻璃桥吸引不少游客前往体验。
古兜财神玻璃桥。
悬空、透明、新鲜、刺激、惊险……如果问现今旅游界最火的旅游项目是什么,那必然有玻璃桥的一席之地,它们是当之无愧的网红。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玻璃桥、玻璃栈道、玻璃观景平台等玻璃项目,似乎已经成为各大景区的“标配”,前往网红玻璃桥“打卡”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今年春节,古兜财神玻璃桥开业迎客,江门也有了第一条玻璃桥。玻璃桥为什么这么火?又能火多久?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现状:玻璃桥开放,景区迅速成为网红景区
“古兜财神玻璃桥开通到现在,已有一个多月了,每到周末游客还是很多。”古兜财神玻璃桥运营总经理杜五龙回忆起玻璃桥开通那天的盛况,甚是满意,“那天,高速路口堵车几公里,不管上不上桥,都是冲着玻璃桥来的。”
2月5日,古兜财神玻璃桥项目开始试营业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不少市民都希望能在“家门口”一睹玻璃桥的真容,为此,众多游客涌入古兜温泉。为了保证安全,景区严格落实人流控制措施,把原限定的游客同时登桥最多不超过300人,改为控制在100人以内,并增加人手,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和安全引导工作。尽管如此,玻璃桥项目从2月5日试运营至2月10日,接待游客量依然庞大,每天接待约2000人次。古兜温泉小镇副总经理麦翠兰透露,事实上,春节期间,到达古兜温泉的游客超过4万人次。
“春节千万不要去古兜,真是人挤人,太热闹了,都是来看玻璃桥的。”大年初一,游完古兜温泉的米米发朋友圈说。通过她拍摄的照片,记者看到古兜温泉可谓人山人海,迎来游客高峰。为了避开人流,米米的朋友阿云一直按捺住内心的渴望,上个周末才去了古兜温泉。“3月是属于女性的节日,我跟朋友特意到古兜玻璃桥游玩。”阿云说,已经去过古兜温泉很多次,但这次听说有玻璃桥,还是选择再次前往。
这样的盛况并不是首例。数据统计,去年6月28日,清远的古龙峡玻璃产品开业迎客,直到整个暑假,每天均保持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国庆7天假期每天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连山金子山玻璃桥开放后,游客增长了3倍;英德宝晶宫玻璃桥开放后的第一个春节,游客接待量成功突破10万人次,到达历史最高点。
“玻璃桥建设,短期内给景区带来极大的市场拉动力,让景区迅速成为网红景区。玻璃桥上马后,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就会成倍增长。”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总经理曾令华表示,该营销机构曾经负责广东省多项玻璃桥与玻璃产品运营。
探因:新媒体加速传播,助玻璃桥上“热搜”
搜索旅游行业这两年来的热门词,“玻璃桥”“抢票”无疑是最热门的,点击率位列前茅。自从张家界的玻璃桥横空出世后,国内景区争相仿效,玻璃桥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的旅游景区疯长。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拥有玻璃桥等玻璃产品的景区已经超过20家,而我市也于今年拥有了第一座玻璃桥。
玻璃桥为什么这么火?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项目本身具有惊险性、趣味性、新奇性,而各种小视频、新媒体,又加快了玻璃桥的传播力度。可以说,在助力玻璃桥走红路上,每位游客都出了力。
在清远古龙峡玻璃桥开通后不久,阿敏就前往尝鲜。她表示,是被抖音和朋友圈里的各种小视频吸引的,觉得很酷很刺激。“看完后我就被‘种草’了,而且我是个追求刺激的人。之前已经去过张家界了,这次还想尝试下我们广东的玻璃桥。”阿敏说。
“任何新产品投入旅游市场,单靠一个景区的驱动,难度是比较大的。旅游产品要走红,必须要很多人在做,很多人在体验,很多人在传播与分享。”曾令华认为,玻璃桥走红,关键是在于社交媒体的发达与游客的分享。当朋友圈、视频平台很多人在分享,微博很多关于这个热搜的时候,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更多的人传播,让玻璃桥迅速升温,成为必游与热门产品。
驴妈妈旅游网品牌发展部负责人李秋妍认为,玻璃桥满足了游客对新奇、新鲜体验的诉求,尤其是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这种体验,尤其惊叫、颤抖、尖叫、爬行,极具情绪传染性、话题性。通过朋友圈、短视频等,又往往能够迅速扩散,为景区带来新一波流量。同时,通过玻璃桥,游客能够观赏到以往受地理因素无法观赏到的绝佳风景,比如韶关云门山风景区玻璃桥,悬于望君台直通对面山峰,两峰地势险峻,中间峡谷横穿。风和日丽之时,踏在玻璃桥上,景区峡谷风光尽收眼底;行走其上,仿佛“人在空中走,景在脚下游”。
记者走访我市旅行社发现,目前市面上不乏关于玻璃桥的旅游产品,如盈香生态园新开通玻璃桥后,旅行社立刻上架了相关产品。江门中旅相关负责人朱仕斌曾向记者表示,目前一些新元素、新产品很受游客欢迎,即使是老景区,在增加了新元素后,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C
思考:景区纷纷筹建,玻璃桥还能火多久?
为了满足游客追求新鲜刺激的需求,景区玻璃观光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玻璃项目的长度、高度也在不断刷新。为了景区营销,为了打响知名度,即使玻璃观光项目建造成本不菲、后期维护费用较高,各个景区还是纷纷筹建该项目,对它充满期待,然而,玻璃桥还能火多久?这也是不少业内人士忧心的问题。
“玻璃桥的核心卖点与吸引点在于刺激、尖叫,人第一次走的时候估计会心跳加快、放声尖叫、手脚发软,然而,多走几次后,这种感觉就会消失,趋于平静。”曾令华分析道,既然是网红产品,那么肯定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会有太长的生命力。无论玻璃桥如何火爆,都是人工产品,都是可以模仿建设的产品。旅游很注重唯一性、特色化、差异化,对于资源的依赖非常强。没有自然资源与景观资源的景区,即便做了玻璃桥,也不会持久地成为一个火热的旅游目的地,这是必然趋势。“玻璃产品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下一阶段就是消退期,这是不容置疑的。”曾令华表示。
对于这样的忧虑,杜五龙则显得比较坦然。从开通至今的情况来看,游客依然络绎不绝,而且古兜温泉已经与众多旅行社达成合作,在客源上不必过分担忧。“最重要的,这是五邑地区唯一一座玻璃桥,仅仅是五邑市场就可以大做文章了,而且这对于珠海、中山、深圳、香港等地,都有很强的辐射作用,我们目前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麦翠兰表示,从建设初期,玻璃桥的定位就是景区的一项配套项目,主要是想丰富古兜温泉小镇的游玩元素。古兜温泉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温泉元素,以及融合的财神元素。“古兜的温泉资源和财神元素的特殊性,同时赋予了财神玻璃桥唯一性,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麦翠兰表示,古兜温泉是一个综合型的度假小镇,具有独特的优势。
★声音
驴妈妈旅游网品牌发展部负责人李秋妍:
目前来看,在国内景区中,玻璃桥已经不算新鲜事物,甚至出现同质化竞争局面。在开发建设中,景区需要将原本是创新性体验的内容,更多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资源进行融合,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体验。关于玻璃桥的设计和建设,国内目前并无统一标准,尤其是在蜂拥而上,不断追求更高、更刺激的过程中,如何确保安全及运营,值得社会、行业和景区高度关注。不少玻璃桥都是建设在名山大川中,有些地区生态、地理环境相对脆弱,在设计、建设及后续运营中,尤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广东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总经理曾令华:
玻璃桥未来的趋势会有两个:一是从产品变为景区的配套设施。现在玻璃桥是一个网红产品,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就会成为一项配套设施,与景区的石桥、木桥一样,就是给游客走过通行,给游客带来便利;二是成为一个观景平台。就是站在玻璃桥上,可以看到在地上观景看不到的景观。像古龙峡的玻璃桥与玻璃平台,就建在大峡谷的瀑布前方,其既是网红产品,又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平台。这样,能确保玻璃产品不会淘汰,因为有景观来搭配。
古兜温泉小镇副总经理麦翠兰:
古兜温泉小镇是一个综合型度假区,在温泉之外要引入新的元素,要增加新业态,丰富游玩设施。玻璃桥要与景区的特色相结合,形成唯一性,而且玻璃桥只是一个载体,需要增加更多不同的内容,要创新活动,激发活力,给游客提供更多不同的体验。未来,古兜温泉小镇会策划更多的活动,把古兜独特的文化与玻璃桥元素相结合,让游客有更多新的体验。
★记者手记
景区需在“特色”上着力 才能赢得长久热度
“网红”产品最怕的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缺乏持续的生命力,尤其对于玻璃桥这种人造产品来说,同质化现象严重,更需要景区在“特色”上着力,而且安全、维护、管理等,都是亟需景区关注的问题。一旦一座玻璃桥出现问题,必然会拖累整个行业。
事实上,旅游业的竞争,不再像以前那样,是纯粹的旅游资源竞争,它更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体验和特色服务。一个旅游产品想对游客有长期的吸引力,仅靠类似玻璃桥这种新奇的体验产品,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更多地依赖资源支持、创新创意、产品研发、线路更新,以及文化与服务的支持。
文/江门日报记者 何雯意 图/何雯意 曾令华 黄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