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简单的捐赠仪式后,护眼灯被陆续发往智利、多米尼加的华文学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看到一盏盏崭新的灯具,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灯光的温暖,还有侨乡人民对海外华文学子的深切关怀。”日前,一批由江门市世青发展中心捐赠的护眼灯打包后,准备发往智利的华文学校,出席捐赠仪式的智利智京中华会馆主席曾锦和感慨不已。
这束跨越重洋的“江门之光”,源自2025世界江门青年大会后的一次走访之行——一支由江门青年企业家组成的团队在今年4月前往南美洲多个国家考察,一场关于光明、文化与乡情的合作就此开启。
守护华裔新生代视力健康
近年来,随着中文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以及海外华裔新生代数量的不断增多,海外华文教育愈发被重视。而在4月的南美之行中,江门市世青发展中心副理事长、广东华辉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辉煌”)董事长冯挺却看到了海外华文学校的另外一面。
“许多海外华文学校都是由当地华人自发运营,学校老师大多为义务或半义务教学,他们缺乏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参观智利与多米尼加当地华文学校的过程中,学校简陋的设施给冯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边的每一个课室空间都不大,举高手都可以碰到楼顶,室内仅靠普通的灯泡来照明,昏暗的环境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与视力健康。”
看到当地华文学校的教学环境后,冯挺就向这些学校表示,希望帮助改善照明条件,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回国后,冯挺便开始着手兑现自己的承诺。“捐赠不是简单的物资输出,而是要解决实际需求。”他充分发挥华辉煌在生产灯具方面的专业优势,派出技术人员与学校对接,采集教室数据,精心匹配合适的灯具。“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一款吸顶型护眼灯,虽然成本比一般灯高,但我们还是想把最合适的灯具送到当地华文学校。”冯挺说。
据了解,此次捐赠的灯具总值超10万元,目前,捐赠给智利学校的灯具已顺利发货,捐赠给多米尼加学校的灯具也已准备寄送。
“学好中文、用好中文,对华侨华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智利的华文教育事业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双语人才。”曾锦和表示,此次捐赠的灯具对当地华文学校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智利智京中华会馆和学校将继续用心教书育人,努力传承中华文化,留住中华之“根”,为促进中智文化交流多作贡献。
从课室照明到江企出海
如今,这批承载着侨乡温度的灯具正在跨洋航线上前行。它们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光源,更是文化传承的火种——当南美华文课堂被“江门制造”发出的光所照亮,新一代侨胞与祖(籍)国的情感联结,正在快速生长蔓延。
“孩子们按下开关,看着灯光亮起时,希望他们不仅感受到光亮,更能触摸到祖(籍)国的温度。”在冯挺看来,此次捐赠不仅是一次资金支持,更是一次文化传承。此次选择以江门市世青发展中心的名义进行捐赠,就是希望能以此凝聚世界各地五邑籍青年力量,通过实际行动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传递中华文化薪火。
冯挺表示,展望未来,华辉煌将把更多慈善预算投向海外华文学校,持续提供灯具等物资援助,并积极链接社会其他资源,带动更多社会力量为海外华文教育贡献力量。
循着“光”的方向,冯挺的视野不止于照明升级。在他的规划中,这批灯具不仅能改善当地学校的教学环境,为孩子们提供明亮舒适的学习空间,还将作为“江门制造”的展示窗口,向海外传播江门的城市形象与品牌。
“江门生产的灯具在万里外的南美学校教室亮起,这本身就是最生动的城市形象传播。”在冯挺看来,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可以增强海外消费者对“江门制造”的信任与认可,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江企出海、走进南美市场积累口碑。“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契机,进一步开拓南美市场。”冯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