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朱磊磊 通讯员/黄柏军 张东梅) 近日,由华南理工大学中外学者组成的江门侨乡田野考察组走进江门,在为期两天时间里,围绕五邑侨乡的形成演变、侨胞在中南美洲的发展历程等侨史研究课题展开深入考察,共探跨洋侨史与赤子情怀。
考察组一行先后走访了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市图书馆等地,系统了解江门侨乡深厚的历史底蕴。在随后举行的学术沙龙中,奥地利林茨艺术大学文化人类学家莎拉·尼姆富尔以《跨太平洋宗教联系与古巴和华南地区的混合交融》为题作专题讲座,展示了她与古巴学者近年来在古巴华人社区开展的田野调查与口述历史抢救成果,为江门学者带来跨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随后,考察组前往台山市,拜访了台山籍乡亲、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古巴侨属黄卓才,参观了台山银信博物馆与四九镇宝世楼侨文化体验馆。通过采集口述历史与实地走访,学者们深切感受到拉美华侨华人对居住国和祖(籍)国的双重贡献。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华侨华人始终是坚定的支持者和积极的参与者。”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苏娉感慨道,江门五邑侨乡涌现出无数敢为人先的华侨华人先驱,他们远渡重洋,在世界各地书写传奇,又以侨资、侨智、侨力回馈家国,展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古巴尤文图德岛大学研究员雷塞尔·特赫达·马丁内斯作为古巴第五代华裔,这是他首次回到中国寻根。他一直为自己的华裔身份感到自豪,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找到祖辈在中国的故乡。“家族的史料没有被保存下来,只留下一个‘Lang’的姓氏,我不知道根在何处,但我在江门找到了‘根’的感觉。”雷塞尔·特赫达·马丁内斯说,希望未来能为自己的家族写一本学术著作,记录古巴华人勤奋拼搏的历史足迹。
此次考察不仅深化了中外学者对江门侨乡文化的理解,也为推动侨史研究与跨文化对话搭建了新的学术桥梁。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