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皇智尧 通讯员/杨双云) 11月15日,侨见江门·2025华侨华人及港澳美术家写生交流活动在台山市四九镇大塘艺术驿站启动。涂志伟、司徒绵、司徒维健等26位华侨华人、粤港澳美术家齐聚侨乡江门,开启为期9天的写生创作之旅,用艺术视角展现江门乡村蝶变与独特侨韵。
本次活动由市公共外交协会与市政协书画院主办,旨在发挥“两个江门”优势,加强华侨华人及港澳美术家与江门本土美术家的互动交流,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同时以艺术作品反映我市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图景,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广泛凝聚共识。
江门是中国侨都,台山的海口埠被称为“广府人出洋第一港”,最早的五邑华侨正是从这里扬帆出海。据介绍,本次活动的主要题材将围绕“华侨的出发与回归,海和乡村”,采取“现场写生+艺术沙龙+作品观摩+名家分享”的全方位交流模式。11月15日至19日,美术家们将深入台山市、鹤山市等地采风写生;11月20日至23日,活动创作的精品佳作将在市美术馆举行观摩展,其间,旅美油画大师涂志伟还将在市文化馆进行美术创作分享活动。
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华侨华人及港澳美术家写生交流活动共诞生了100多幅佳作,今年希望继续通过写生交流活动,架起文化传播的桥梁,让侨乡文化通过多元艺术表达,被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看见、理解与喜爱,让更多人通过江门这个窗口领略中华文化魅力、中国发展成就和中西文化交融之美。
继去年来到江门参与写生交流活动一年多后,涂志伟对此次活动充满期待。他表示,江门是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底蕴的艺术宝地,此次再次深入侨乡,将用艺术笔触捕捉江门的时代新貌与不变侨韵,在与海内外同仁的交流中碰撞创作火花,展现艺术家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让更多人领略到江门的包容之美与文化魅力。
祖籍江门开平的华侨华人美术家司徒绵表示,“百千万工程”的实施让江门乡村展现出更多的发展活力与向上的时代风貌,期待用画笔定格家乡的古今交融之美,与海内外同仁共话侨情、切磋技艺,让作品成为跨越山海的文化使者,展现江门发展之变。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