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油画大师、华人美术家涂志伟在铁夫故居前写生。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易航
11月的江门,冬意渐浓,艺术的热忱却如春潮涌动。
11月15日—23日,江门迎来了一场艺术盛宴——侨见江门·2025华侨华人及港澳美术家写生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市公共外交协会、市政协书画院联合主办,汇聚了涂志伟、司徒绵、王垂、司徒维健等26位华侨华人、粤港澳美术家。他们深入侨乡腹地,以画笔为媒,以色彩为语,共绘江门乡村蝶变的鲜活图景与侨乡文化的独特韵味。
景致独特
多元题材成创作“富矿”
铁夫故居前画架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松节油与创作热情交织的气息。美国油画大师、华人美术家涂志伟在巷口架起了画板,细致地观察铁夫故居,画笔在他手上迅疾游走,勾勒出故居骨架,然后用油画刀如雕刻般在画布上再现出故居的岁月痕迹,很快便把眼前的景色转化为一幅兼具质感与情感的油画作品。
“李铁夫作为油画界的‘祖师爷’,为中国油画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希望用作品表达对这位油画先驱的敬意。”这已是涂志伟第二次来到江门参与“侨见江门”写生交流活动,在他看来,江门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这里既有自然风光,也有承载华侨记忆的历史遗存,江门的侨乡特色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与涂志伟一样,许多画家都是“回头客”。“去年侧重村落大场景,今年新增了海边、铁夫故居等地点,内容题材更丰富多元。去年没画好的骑楼,今年找到了绝佳角度,效果超出预期。”美国华人油画家杨军连续两年参与“侨见江门”写生交流活动,在他看来,江门保留了骑楼、碉楼等极具岭南风味的创作素材,是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
美国华人油画家刘颖则是首次参与写生活动,江门的独特景致让她灵感不断。“看到田野里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这种色彩对于画家来说非常有冲击力。”她表示,江门的古迹遗址带着浓厚的年代感,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资源,“明年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参加,再来江门。”
对于祖籍开平的美国职业风景写生画家司徒维健而言,这次回乡写生更是一次情感与艺术的双重盛宴。“每次回到家乡,看到这里发展得越来越好,我都会感到无比激动。”司徒维健说,他特意选择了大尺寸的画板,希望能更好地捕捉家乡的美丽与变化。
跨洋对话
艺术融合激发新火花
江门素有“中国侨都”之称,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之约,不仅是美术家们的“创作之旅”,更是一场推动艺术进步的“交流之旅”,为江门本土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
在涂志伟看来,江门本就有优良的艺术基因——这片兼具山海灵秀与人文温度的土地孕育了李铁夫、黄新波、罗工柳、司徒乔、曾景文等一批影响深远的五邑籍华侨华人美术大家。“持续的写生交流,能让人才基础变得更加扎实,进一步提升广东油画的整体水平。”
在祖籍开平、享誉国际的美国油画大师司徒绵眼中,绘画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而江门的侨乡特质,恰好提供了绝佳的交流场景。“江门既有华侨特色,又有历史底蕴,本土岭南元素和外来文化融合得很好——油画虽是外来画种,但在这里能完美融入东方韵味。”他认为,这样的交流能让侨乡文化通过艺术走向世界,“海外画家把江门的景致、文化画进作品,也是在向国际传递侨乡的故事。”
活动中,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画家们相互学习、彼此借鉴,碰撞出了绚丽的艺术火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市政协书画院特邀理事郑中凯表示:“海外华侨华人画家在光色捕捉、写实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国内画家则更注重写意和情感的表达。通过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风格与审美的差异,这种跨地域交流对于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大有裨益。”加拿大华人油画家王垂则认为,这样的交流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本地绘画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和灵感,提升江门本地的绘画水平,更能加深海外侨胞与故土的情感联结。
自活动启动以来,美术家们创作了近百幅写生作品,这些作品于11月20日—23日在市美术馆集中展出。另外,司徒锦、杨军、卢立元等12位美术家还将凝聚心血的写生作品捐赠给市政协书画院收藏,以此表达对侨乡的深厚情谊。
市政协书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江门将邀请更多华侨华人及港澳美术家前来江门采访写生,以书画会友、以艺术凝心,携手用画笔讲好“侨都故事”。
相关新闻
美术家零距离指导
与侨乡学子共赴艺术之约
11月19日,作为侨见江门·2025华侨华人及港澳美术家写生交流活动核心环节之一的“美术进校园”公益活动在鹤山市雅瑶中学举行。涂志伟、司徒绵、王垂、司徒维健等26位华侨华人及粤港澳美术家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共同谱写侨乡美育实践新篇章。
当天,美术家们走进校园,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并驻足欣赏由师生们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据了解,作为“中国油画之父”李铁夫故里的特色学校,近年来,雅瑶中学持续深耕侨乡美育资源,打造铁夫油画特色课程,系统传授油画技法、色彩、构图等专业知识。
在铁夫油画班创作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师课”开讲。学生们手持画笔专注创作,美术家们穿行其间,时而俯身示范笔触技法,时而与学生探讨色彩的运用,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诠释油画艺术的内涵,引导学生领略油画艺术的魅力。
祖籍开平的美国油画大师司徒绵结合自身经验,鼓励学生坚持练习:“学艺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但它能有效培养人独特的观察世界的眼光,同时助力想象力发展,带来多方面修养的提升。”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绘画技巧,更要学习艺术家们对美的不懈追求,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让艺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美国油画大师、华人美术家涂志伟为学生们献上寄语。
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组织华侨华人及粤港澳美术家深入学校,既搭建起艺术家与青少年之间的美育桥梁,更以艺术之力推动青少年美育发展、基层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助力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市。(朱磊磊)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