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11月20日,台山市海宴镇五丰村,一场以“侨”为名的盛会在此热烈举行。一批有意愿、有实力、有热情的侨领、侨商代表齐聚2025“广东侨法润侨心”为侨服务活动暨江门市侨助“百千万工程”公益活动现场,与十大美丽侨村签约结对,共同按下侨助“百千万工程”的“加速键”。
这是江门以侨为笔,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江门聚焦侨助“百千万工程”行动,深入推进“侨都赋能”等工程,广泛发动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各界人士投身“百千万工程”,凝心聚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结对签约
侨资侨智精准“滴灌”乡村
走进五丰村,处处洋溢着东南亚风情。侨领侨商代表汇聚一堂,江门市侨助“百千万工程”十大美丽侨村结对签约仪式在此举行,蓬江良溪村、江海英南村、新会京梅村等10条村落将成为侨资侨智侨力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试验田,实现“村”与“侨”的互利共赢。
五丰村作为归侨文化最浓郁的台山侨村,其村史馆——台山市南洋归侨文化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归侨文化博物馆,常年吸引大量游客打卡。巴西坎皮纳斯地区华人协会(暨商会)与五丰村结对后,计划以该博物馆为载体,助力五丰村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京梅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蔡李佛拳的发源地,江门市蔡李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该村结对,根据这一独特资源制定了“文化活化+业态升级”的发展蓝图。
“我们将结合年轻潮流元素,打造蔡李佛拳相关文创产品,并吸引青年群体到京梅村开展‘艺术村落’‘非遗村落’的建设,为京梅村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江门市蔡李佛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健俊表示,公司还将发挥江门“侨”的优势,发展多元业态,推动京梅村积极争创4A级旅游景区。
结对签约让侨资侨智精准“滴灌”乡村。京梅村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发展方向与村里规划高度契合,我们将全力配合项目推进,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凝聚侨心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我们将通过投资兴业、项目对接、技术引进、公益捐赠等多种形式,踊跃参与家乡建设。”签约仪式现场,加拿大温哥华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副会长黄秀慈向广大海外侨胞发出诚挚倡议,“我们要把思乡之情化为助乡之行,把赤子之心化为报乡之力!”
来自世界各地的侨胞,正在用不同方式诠释着“根在五邑、情系家乡”的赤子情怀:墨西哥中华文化教育促进会会长伍国昌提出,要“将侨资源精准导入‘百千万工程’,助力侨乡乡村振兴,打造侨助高质量发展的样板”;英国五邑商会会长梁迪新表示,将引导发动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为家乡建设献策出力;瑙鲁中国商会会长甄锡义则计划深入挖掘、推广江门优质产品,支持家乡产业发展。
侨助“百千万工程”,既要靠情怀,也要靠机制。近年来,江门坚持以发挥侨力为抓手,以凝聚侨心为根本,以汇聚侨智为突破,扎实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通过建立“侨商投资、侨领牵线、侨胞参与、侨团联动、侨村受益”的良性机制,让侨资源精准“滴灌”乡村振兴沃土。今年以来,组织侨领侨商15批122人回江考察,推动新能源、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等领域项目落地。同时,搭建“侨团侨领+归侨侨眷+侨商侨青”全方位联络体系,吸引1000多名高层次人才投身重点项目建设,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智力支撑。
以“千里送苗、绿美侨乡”行动为切入点,引导侨领侨团捐赠资金,集中改造侨村基础设施,直接带动30万人次群众受益。以五丰村为例,侨胞引进的现代农业技术让柑橘亩产提升30%,侨资修建的“侨心路”贯通全村,侨捐建设的归侨文化博物馆成为研学新地标,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内增长65%。
侨脉相连,同心筑梦。从五丰村的产业兴旺到京梅村的文化活化,从侨领侨商的投资兴业到广大侨胞的公益捐赠,江门正以侨为桥,将遍布全球的侨资源转化为“百千万工程”的发展动能。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