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办:
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的要求,我局对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的有关情况
《国务院关于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的通知》(国发明电[2014]1号)中督查的重点内容第十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其中三点内容的政策措施均由上级部门制定,我市有关单位积极主动进行贯彻落实,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打折扣,促进了我市金融业加快发展,为全市实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二、金融业发展的有关情况
(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总量稳定增长
一是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稳定。截至2014年4月底,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3282.1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821.51亿元,比年初增加106亿元,增长6.18%;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80.65亿元,比年初增加143.05亿元,增长15.26%。二是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目前共有1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达65亿元。三是保费收入快速增长。今年1—4月,全市保费总收入为32.48亿元,同比增长42.28%。四是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达16.4亿元,开业以来累计发放贷款35.13亿元;融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7.53亿元,累计担保16.54亿元。
(二)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我市有银行机构27家,类型多元化,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广州银行、华兴银行正在筹建中。我市证券期货保险业稳步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目前我市有证券公司10家,期货公司2家,保险机构44家。同时,其他类型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2家,融资担保公司7家。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已经基本形成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金融体系。
(三)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我市一直致力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自2006年开始就在全市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搭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引入专业评级机构,建立评价体系,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信用信息“服务政府、辅助银行、助推企业”的作用。2007年,江门市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这是江门金融生态一次标志性的转变。2013年,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与江门市政府签订《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框架协议》,江门市成为广东省内首个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验区。2014年3月,人总行下发文件,将江门列入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广东省唯一的试验区,标志着我市金融生态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实现了新的跨越。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的建设,有效提升了江门市金融环境竞争力,为江门市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我市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推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工作。截至目前为止,我市共有293家中小企业参与评级,已有178家完成评级,共获得75.57亿元贷款,比评级前增加19.44亿元贷款,为企业减轻负担4057万元,获得A级以上信用等级的企业112户。同时,市金融局将获得“A”以上信用级别的112家企业纳入到培优数据库,予以重点扶持;将获得“BBB”以上信用级别的企业经市金融局推荐可直接到前海、南海股权交易中心免费挂牌。 2013年11月28日,江门市侍卫长卫星应用安全股份公司作为信用评级优秀企业,由江门市金融局推荐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上市当天股价达24元。
(四)企业上市梯队逐步推进
近年来,江门市将推进企业上市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积极培育和扶持优质企业上市,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江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为12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有2家,在天交所挂牌企业1家。另有3家企业已完成IPO申报;3家企业已进入上市辅导程序,计划于今年内完成申报IPO。全市现有上市后备企业资源近50家,其中有近20家企业正在洽谈或已经落实券商、律师、会计师等中介机构;有5家企业已与中介机构签订新三板挂牌合作意向,有4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天交所挂牌合作意向。另外还有近100家企业列入跟踪培育对象,全市已初步构筑起上市公司、报会企业、辅导企业、股改启动企业到跟踪培训企业的金字塔型上市梯队。
与此同时,江门市先后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天交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通过举办企业上市沙龙、引入风险投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托等新型金融产品,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上市进程。目前已有20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在江门市参与股权投资,引入股权投资资金近30亿元。
(五)金融创新稳步推进
一是在江门高新区建设科技和金融结合示范区。2013年,我市建设银行江门分行、江门融和农商行的2家科技支行率先在江门高新区挂牌成立,拉开了在江门高新区建设科技和金融结合示范区的序幕。通过引入国内先进融资平台和金融组织,建设金融一条街,构建股权交易、信用评级、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银行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等多层次金融一站式服务和直接融资体系,力争在2015年将江门高新区打造成为全省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的先进区域。二是实施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缓解农业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2014年,我市出台了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农业“政银保”试行以2年为一个周期,由市财政从2014年起连续2年各安排专项资金 1000万元,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费补贴和准备超赔风险资金;有关银行按照每年扶持专项1:10比例安排1亿元的贷款规模,对经审批同意推荐的项目按基准利率发放贷款;保险公司为贷款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险服务。
江门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
201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