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最终落脚点是缓解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之际,江门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群众健康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全面落实国家、省卫生计生委医改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等多项医改措施,并结合本地实际推出紧密型医联体试点、基本公卫惠民服务包等创新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我市医改工作向纵深推进,让群众真正体现到医改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提升群众对医改工作的获得感,让他们真正感到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
建设“医联体”项目造福于民
我市经济发展呈现的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难以避免地在医疗资源分布上呈现。我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为解决欠发达地区看病难的问题,我市通过实施紧密型“医联体”管理,通过以县级医院辐射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方式,推动县优质医疗资源向镇基层延伸。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完成16个“医联体”试点建设,促进“医联体”框架内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机制建设,逐步实现群众看病“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已在今年年初列入“书记工程”的“医联体”建设,由各市区一把手亲自抓,目前各试点分院的建设进程正按计划推进:有2个试点分院的新建主体工程已经封顶,2个分院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均进入装修阶段,5个试点分院已开始施工,其余试点的建设工作也正有序推进中。与“医联体”相关的各项相关政策制度也陆续出台:江门市卫生计生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做好医联体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用药衔接工作的通知》,江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市区、各有关部门也在进一步研究制定“医联体”框架内双向转诊、人事管理、对口帮扶等各项管理制度。
惠民服务包兜牢群众医疗网底
自2009国家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以来,服务项目围绕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现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我市根据本地实际和市民健康需求,在认真落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为市民提供综合、连续、个性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制订免费包、普惠包、增值包、VIP包等4大类型共50多种签约服务包,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免费包和普惠包为基础性服务包,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现保基本的服务原则;增值包和VIP包为个性化服务包,在保基本的前提下,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目前,我市已初步打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突破口,社保结算系统调试完成并启用,部门间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截至7月20日,我市已经签约562696人。其中蓬江区的总体人群签约率为34.95%,重点人群签约率为60.01%,已经提前达成全年的工作目标。我市在开展免费签约的同时,有偿签约不断在探索中推进。蓬江区为全区433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个人付费部分由政府承担;江海区卫生计生局制定了重度肢体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包,为148 名重度肢体残疾人签约并提供服务,个人付费部分由残联专项资金资助;新会区卫生计生局通过争取慈善会、残联、民政等部门的资金支持,为会城的45名“三无”老人、175名老年残疾人、300名低保户等提供居家医养服务。
取消药品加成减轻群众负担
取消药品加成,最终想要解决的是群众看病贵的问题。省卫生计生委要求,今年7月1日起,我省境内所有公立医院一律取消药品加成,还原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我市取消药品加成的改革,早已走在全省前列。在2016年12月7日,我市在巩固15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础上,18家城市公立医院同步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至此,我市所有公立医院已全部落实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后,我市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落实财政补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保证取消药品加成改革顺利推进。
据初步统计,2016年我市15家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减少收入约1.37亿,通过调价补偿约0.65亿,让利0.72亿给群众。2017年第一季度,15家县级公立医院共让利1700多万给群众;仅城市公立医院中市直3大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共让利1100多万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负担,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先行先试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目前,我国临床用药尚未完全遵循 “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用药原则,我市绝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也是如此。输液的不合理使用既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影响了患者用药安全,特别是滥用抗菌药物尤其是注射剂,是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今年5月份,我市卫生计生局制定《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江卫〔2017〕184号),选择市直四大医院在全省范围内先行先试停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通过限制患者到大医院的门诊输液,改变患者就医习惯,推动看小病回社区、到基层,推动我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促进市民形成更合理的就医秩序,同时促进大医院回归到处理急、重、难症的本职任务。
市直四大医院在今年7月1日起正式取消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据统计,与去年同期(2016年7月1日-7月25日)相比,江门市中心医院儿科和急诊科在门诊、急诊人次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抗菌药物输液率和总体输液率均呈下降趋势;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在门诊病人数增长的情况下,输液病例数由2226人次降到571人次;江门市人民医院的输注抗菌药物病例数由去年的1022锐减到今年的11人次;江门市妇幼保健院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总人次比例下降了18.65%,特别是成人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人次急剧下降了81.1%。
取消挂号费落实惠民服务
根据国家和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统一部署,我市发改、卫生计生、人社、社保等部门联合下发《转发关于修订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江发改费管〔2017〕513号),明确将挂号费并入诊查费、将空调降温和取暖费并入床位费一并收取。也就是说,取消的挂号费将并入调整后的门诊诊查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通知》还规定,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按疗程收取一次诊查费,常规体检、门诊拆线均不得另收诊查费。这一惠民政策,已于2017年7月1日起在我市各公立医疗机构开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