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链接: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0年)的通知
文本解读:江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0年)
一、制定背景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业态多元化和总体带动性强的特点。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助力构建具江门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能级,加快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引育,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为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江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江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制定依据
(一)《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国令第761号)。
(二)《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工信部联重装〔2024〕52号)。
(三)《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粤府办〔2024〕6号)。
(四)《江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江府〔2021〕8号)。
(五)《江门市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公共安全管理办法》(江府〔2024〕17号)。
三、发展定位
(一)广东省低空制造保障基地。
(二)大湾区低空全场景应用示范城市。
(三)珠西低空综合枢纽城市。
四、发展目标
到2030年,全市低空经济规模达到40亿元。
(一)锚定方向(2025年):政策规划体系配套完善,应用场景逐步开放,产业空间投入使用,企业项目招引有序开展。
(二)夯实基础(2027年):应用场景形成规模,示范项目影响显著,城市低空品牌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构建。
(三)培育壮大(2030年):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生态基本建成,细分应用省内前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五、发展格局
构建“三核三区一走廊多节点”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
(一)“三核”:低空整机智造测试核、低空先行应用展示核、“机场+”融合发展核。
(二)“三区”:行业服务应用区、文旅载人应用区、水域创新应用区。
(三)“一走廊”:以中阳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国道G325为辅,依托交通干线,布局形成大湾区西翼低空装备先进制造产业走廊。
(四)“多节点”:各县(市、区)依托本地产业平台和产业园区,多点布局、协同发展。
六、发展路径
(一)推动制造研发。包括推动整机制造发展、推动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发展、推动低空分系统环节发展、推动无人机通信与安防技术发展、推动标准制定。
(二)建设产业平台。包括以要素牵引产业集聚、打造低空产业制造基地、建设测试空间、建设展销体验中心、打造创新载体。
(三)拓展应用场景。包括发展低空文体旅游、扩大政府公共治理服务应用、拓展低空行业应用、发展低空物流服务、发展空中交通服务、打造特色飞行营地、打造无人体系应用示范。
(四)完善基础设施。包括加快台山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大型垂直起降设施布局、完善无人机机库和机巢布局、推动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人机反制设施建设、打造低空管理平台。
(五)盘活空域资源。包括推进空域资源划设、加强协调管理沟通。
(六)构建生态体系。包括强化“冯如”文化品牌建设、深化区域协作、加强招商引资、提升低空“投建运”能力、强化人才供给。
七、保障措施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优化要素保障、做好宣贯引导、坚守安全底线五大方面,确保《规划》的落地实施和顺利推进。
制作单位: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
咨询电话:0750-3278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