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链接: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的通知
《江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2-2035年)》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通知》和《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通知》精神,夯实江门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构建江门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助力交通强国、交通强省的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规划》。规划期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二、编制依据
(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二)《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粤发〔2021〕17号)
(三)《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粤府〔2023〕92号)
(四)《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粤府办〔2025〕5号)
(五)《江门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江府〔2021〕16号)
(六)《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江府函〔2025〕39号)
三、《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江门市域,统筹考虑江门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省内、国内、国际的连接;规划对象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和邮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交通运输方式。
(二)规划目标。
到2035年,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慧先进、安全可靠等各项高质量发展指标均不低于国家指标和省指标水平。
一是打造“1133”市内出行交通圈:乡镇15分钟、产业园区核心区15分钟到高速公路出入口,各县级城区与产业园区核心区30分钟到高铁站或城际铁路站,重要港区作业区30分钟到铁路站。
二是形成“1234”对外出行交通圈:江门市与区域枢纽机场、珠三角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与粤东西北主要城市2-2.5小时通达,与周边省份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与国内主要城市4小时左右通达。
三是形成“1123”快货物流圈:市内当天送达,省内1天送达,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三)规划方案。
1.形成“四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构建连通大湾区“黄金内湾”、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黄金通道”,主动对接“大桥经济”,强化市域组团联系。布局“四向”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物流通道。
2.建成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
现代集约港口码头群:以“强新会、优广海、促内河”为发展思路,形成以万吨级码头为引领、3000吨级以上码头为主力的码头群,研究广海湾港区建设特大型深水港,进一步夯实“港产城”融合优势。
1+3+N机场体系:布局机场航空体系,“1”是谋划建设支线运输机场,“3”是规划建设台山、恩平、江门通用机场,“N”是研究其他类型通用机场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低空飞行器起降点。
综合客运枢纽:构建形成以江门站为主站,蓬江北站、广海湾枢纽站为副站,其他轨道站为节点的“主+副+多节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格局;优化布局和功能,规划传统公路客运枢纽、水路客运枢纽转型。
综合货运枢纽:构建“2158N”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打造两个物流枢纽(珠西物流枢纽、港口物流枢纽)、一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五个主要物流园区、八个主要物流中心、N个其他货运物流节点。
3.完善外联内畅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轨道网:区域高铁干线规划形成“两纵两横”布局,都市圈城际(市域)铁路规划形成“三纵二横”布局,实现高铁县级及以上节点全覆盖,湾区主要城市、主要机场1小时直达互通;货运(客货兼顾)铁路由具备货运功能或以货运功能为主的干线铁路、市域铁路组成,形成“两纵两横两补充”布局,增强珠西物流枢纽承载能力。
公路网:高速公路规划形成“六纵六横两联+展望线” 布局,实现江门与周边地市之间均有3条或以上的高速公路联系;主干线布局“十四纵十横”、次干线布局61条公路,实现乡镇及以上行政节点、重点发展地区、交通枢纽节点、经济节点多路径覆盖;支线公路规划约7500公里,服务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
航道网:规划布局形成沿海航道26条,其中7条为万吨级航道,内河航道(七级及以上)34条,增强地区多口入海的江海联运通道能级。
油气管道网:成品油输送管道方面,用好珠三角成品油输送管道,推动成品油管道运输互联互通。天然气网方面,适时启动新会-台山天然气主干管道项目建设,推进珠中江区域天然气主干管网项目等工程。
邮政快递网:打造“3+4”邮政快递分拨中心体系,加快“三片区联动”的邮政业网络布局。
4.综合交通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包括综合交通方式一体化融合(通道统筹规划、枢纽一站多能、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网与运输网融合等)、综合交通区域一体化融合(推动八镇联动发展、推动大广海湾经济区路网建设、推进珠西都市圈交通运输一体化、助力深江合作等)、交通运输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交通与邮政快递、产业物流、旅游业、装备制造业、低空经济等)、交通网与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5.综合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包括推进安全发展(交通设施本质安全水平、行业安全治理体系、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推进智慧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智慧的运输服务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和人文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交通运输人文建设)、提升治理能力(体制机制改革、交通运输法治建设、新型行业治理体系、交通运输营商环境优化、交通运输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要求。
《规划》围绕交通发展战略和规划布局方案,提出港航提升工程、航空补短工程、枢纽锚固工程、公路畅通工程、物流枢纽工程、智慧交通工程等六大工程。同时,《规划》还从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要素保障、完善投融政策、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的保障措施。
江门市交通运输局咨询电话:0750-385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