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颁发2006-2007年度江门市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报
江府[2008]56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印发<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江委办[2001]12号),决定授予《开平碉楼与村落》(研究报告)1项成果特等奖;授予《中国钢铁、汽车、房地产行业运行效率研究(2000-2004)——基于33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DEA实证分析》等2项成果一等奖;授予《岭南心学传人——湛若水》等8项成果二等奖;授予《集邮艺术基础》等16项成果三等奖;授予《台山历史文化集》等6项成果入选奖。
希望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深入研究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为建设富民强市新侨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2006-2007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江门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2006-2007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33项)
特等奖(1项)
1.《开平碉楼与村落》(研究报告)
张国雄、谭金花、谭伟强等(开平市文广新局)
专著类(6项)
一等奖:(空缺)
二等奖:
1.《岭南心学传人——湛若水》
刘兴邦、江敏丹(五邑大学)
2.《价值认知原理与金融市场价格操纵》
黄长征(五邑大学)
三等奖:
3.《集邮艺术基础》
司徒明德(江门市集邮协会)
4.《五邑侨乡历史文化概要》
张运华(五邑大学)
5.《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
刘平量(五邑大学)
入选奖:
6.《台山历史文化集》
胡百龙(五邑大学)
论文类(14项)
一等奖:
1.《中国钢铁、汽车、房地产行业运行效率研究(2000-2004)——基于33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DEA实证分析》
樊 宏(五邑大学)
二等奖:
2.《开启散文多元化时代的大书》
凤 群(五邑大学)
3.《基于FAHP的民营企业融资效率评价》
王 平(五邑大学)
4.《基于感知的自有品牌消费者行为研究》
费明胜、李社球(五邑大学)
5.《减少干部交流负面影响问题研究》
曾文泉(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三等奖:
6.《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伦理教育不能缺位》
王 克(五邑大学)
7.《江门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研究》
郑文江、杨伟雄(中共江门市委政策研究室)
8.《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治研究》
梁 锋(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9.《20世纪下半叶中国农民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三次冲击》
易 俊(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10.《战国纵横术与“形”》
赵 楠(五邑大学)
11.《运用与“矛盾”相关的逻辑规律判断证据》
卢新华(蓬江区检察院)
12.《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郑碧筠(鹤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入选奖:
13.《产业集中及其绩效——对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研究》
刘志坚(五邑大学)
14.《高中语文必修本“扩展阅读”如何读》
丁文强(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研究报告类(12项)
一等奖:
1.《搭建绿色通道建设和谐江门——从〈民生热线〉节目看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徐弘、王晞、何庆庭(江门广播电视台)
二等奖:
2.《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农民分配问题研究》
马跃敏(江门市财政局)
3.《关注民生,促进农村安定和谐》
刘敏华(蓬江区委宣传部)
三等奖:
4.《关于加快推进滨江新区开发建设的调研报告》
黄悦胜中共江门市委)
5.《关于实施四大“百亿工程”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张其中(中共江门市委)
6.《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江月明(市委政策研究室)
7.《消除金融风险影响与改善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对策研究》
杨伟雄、郑文江、蔡勇、唐文飞、张剑虹(市社科联)
8.《村级权力系统中女村官的地位与作用》
谢珊珊(江门市妇女儿童研究中心)
9.《理情教育(REE)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
丁云洪、陈贵莲(开平市长师中学)
入选奖:
10.《关于推进银洲湖石化基地发展建设的调研报告》
陈新明(中共江门市委办公室)
11.《轨道交通对江门经济发展影响预测及对策研究》
邱 红(五邑大学)
12.《青少年学生的父亲意象研究》
张富洪(江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