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关于持续改进市直机关
ISO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江委办〔2009〕47号
市直副处以上单位:
《关于持续改进市直机关ISO管理工作的意见》业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江门市委办公室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12月7日
关于持续改进市直机关ISO管理工作的意见
为促进市直机关ISO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和效率,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市直机关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
在市直机关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是运用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方法来改进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管理创新的本质要求,对于实现管理规范化、服务高效化、质量标准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市直机关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必要而且可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注重过程控制与持续改进,通过对管理环节进行科学设置与不断优化,可促进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ISO质量管理的理念与原则与政府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服务。ISO管理强调和推行的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等原则,能够从机制上、行政运作流程上使机关工作更加严谨、科学和有序,ISO管理中的过程记录、PDCA循环管理等方法,对持续改进机关工作起保障作用。同时,政府机关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也为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充分肯定导入ISO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
市直机关导入ISO工作自2003年开始至今已经6年。五邑大学近期开展的江门市直机关ISO工作效果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市直机关工作人员大多数对开展ISO工作持肯定态度,有58%的被调查者认为推行ISO管理“利大于弊”,70%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继续推行ISO管理。同时,国家认监委、国家行政管理学会对江门市直机关导入ISO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市直机关ISO工作的实践证明:在市直机关导入ISO质量管理,路子正确,推进有力,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有效促进了工作理念由“控制”向“服务”转变,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效促进了工作方式由“经验型”向“标准型”转变,实现了机关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有效促进了责任主体由“不够清晰”向“比较明确”转变,强化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效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由间断改进向持续改进转变,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促进了考核机制由年终考核向全程考核转变,增强了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当前,市直机关的ISO工作发展仍不平衡,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ISO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ISO工作推进不力;部分单位ISO工作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两张皮”的问题比较突出,ISO工作效果不够明显;文件体系庞大,办事流程繁琐;规范与效率、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处理不好,影响体系的正常运行;内审质量不高,外审效果不好;认证、外审增加了行政成本。上述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市直机关ISO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坚持持续改进,扎实推进体系的有效运行,增强ISO工作的生命力。
三、持续改进ISO工作,提升ISO工作水平
持续改进既是ISO管理的原则之一,也是ISO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持续改进的总体要求是:以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以增强市直机关ISO工作的适宜性、提高科学性、确保有效性为目标,真正建立起既符合标准体系要求又体现政府工作规律和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ISO工作改进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的作用。具体要求是:
(一)补短。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查找问题,制定有效举措,切实抓好本单位ISO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和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整改,力争用半年的时间,实现各导入单位ISO工作健康有效开展。查找的重点:
一是组织领导是否健全。各部门都要成立ISO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主要领导任组长,一名副职领导任管理者代表,指定具体科室负责,确保ISO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执行、有监督。
二是体系是否存在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从强化体系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入手,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把机关工作寓于ISO管理之中,实现ISO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三是内审、外审是否严格要求,真正发挥作用。对内审工作不正常的,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严格要求,严格审核,严格检查,严格整改,充分发挥监督审核的作用。
四是体系文件是否存在过于繁杂或与实际工作不符合的问题。各部门要结合机关工作实际,删繁就简,重新修订体系文件,使体系文件符合机关工作实际。
五是过程控制是否有效、质量目标是否实现。各部门要进一步优化办事程序,采取更有效的监控手段,确保质量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升级。就是要攻坚克难,优化升级,使体系在更高层面上有效运行。
1、整体提高内审质量。各部门主要领导和管理者代表必须亲自抓内审工作,要成立专门的内审工作小组,由科长和业务骨干担任内审员。内审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
2、持续推进流程再造。按照“对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对内进行过程控制、提高工作质量”的要求,结合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提速、电子监察、落实首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工作,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要加强对关键环节的过程控制,使办事效率更快,服务质量更高。要把一般工作规范与特殊工作区别开来,实行分类管理,常规事项必须纳入ISO管理进行过程控制,非常规事项如突发事项和领导临时交办事项要“裁弯取直”,设置“特事特办”工作流程,做到既能快速办理,又有章可循。
3、推动体系文件的修编换版。要以国家发布《质量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应用GB/T19001-2000指南》和《GB/T19001-2000》换版为《GB/T19001-2008》为契机,推动市直机关体系文件的修编和换版。市ISO办要组织力量做好新版本的培训,按照“删繁就简”和“简便易行”的要求,指导开展换版工作,切实做到体系文件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工作记录规范化、审核监督日常化,不断增强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推动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与ISO质量管理的有机融合。要积极推进多种管理手段、管理工具的彼此融合,鼓励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工具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效能。要在建立工作规范、优化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推进ISO工作与OA系统的有机结合。已经开通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部门,要将其具有的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功能运用到ISO工作之中,不断提高ISO体系运行质量、工作效率。正在建设或者准备建设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单位,要将OA与ISO管理结合起来建设,以实现ISO管理与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5、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将公务员年度考核与ISO工作结合起来,改变公务员年度考核的年底一次性和平面化的考核模式。各部门要建立以ISO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日常管理数据与阶段性测评数据为依据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绩效考核与落实首办(首问)责任制、满意度测评、内审等工作结合起来,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年终评比、奖励挂钩,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6、推动市直机关ISO管理由“单体组合模式”向“系统模式”转变。在市直机关ISO工作基本实现整体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市直机关ISO工作“单体认证”的模式,将江门市人民政府作为整体导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出台江门市人民政府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工作规范,理顺市政府与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扩大ISO管理的覆盖面。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市ISO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ISO工作会议,研究解决ISO工作存在的问题;每年召开ISO工作总结会,总结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任务。加强市ISO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在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建立办公室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ISO工作的领导,部门“一把手”为ISO工作第一责任人,管理者代表为直接责任人。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管理者代表具体负责、ISO办公室和各内审员共同负责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ISO工作的统一管理、过程控制、全员参与。
(二)加强学习培训。要加强对轮岗、交流干部、新进公务员的ISO知识补充培训。将ISO基础知识纳入市委党校、市人事局公务员任职培训内容。要适时组织部门主要领导和管理者代表的专题培训。要加强内审员培训,市每年举办一期内审员培训班;制定内审员管理制度,建立200人左右的市内审员人才库。
(三)严格考核检查。要将ISO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工作任务、目标进行考核,由市邀请省委党校、有关认证公司专家和内审员组成ISO工作考核组,分批次对各导入单位ISO工作效果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和评价。要将ISO工作纳入机关作风建设考核范围,对考核不合格的,要在年底作风建设考评和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绩效考核中予以扣分。邀请五邑大学每年对市直机关ISO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作民调评价,深度跟进ISO工作开展情况,为市ISO工作领导小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四)加大宣传力度。市ISO办要注意总结、交流和推广各部门ISO工作中的创新性做法和经验。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市直机关ISO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典型案例、创新成果要做深入分析报道,营造良好的ISO工作氛围。
(采集:赵岚 编审:叶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