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颁发2008-2009年度江门市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报
江府函[2010]187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根据《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试行)》(江委办[2001]12号)的有关规定,为表彰先进,市政府决定授予研究报告《开平碉楼与村落》特别奖;授予《跨越——江门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1978-2008年)》等4项成果一等奖;授予《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等6项成果二等奖;授予《建设回应型政府:江门启示》等13项成果三等奖;授予《江门市党员联系农户制度的实践与发展》等4项成果入选奖。
希望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向获奖者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深入研究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持,为建设富民强市新侨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2008-2009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江门市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附件
2008-2009年度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28项)
特别奖:
1.《开平碉楼与村落》 (研究报告)
张国雄、谭金花、谭伟强等 (五邑大学)
专著类(7项)
一等奖:
1.《跨越——江门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1978-2008年)》
中共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日报社
二等奖:
1.《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
李 旭 (五邑大学)
2.《黎民伟评传》
凤 群(五邑大学)
三等奖:
1.《建设回应型政府:江门启示》
卢坤建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2.《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及其评价机制研究》
李军、孙彦彬 (五邑大学)
3.《中国共产党江门地方历史(第一卷)》
李吉宁、郭宝华等 (中共江门市委党史研究室)
4.《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
朱帮助、王平、张秋菊 (五邑大学)
论文类(12项)
一等奖:
1.《礼乐文化与晚清宫廷演剧的变革》
曾凡安(五邑大学)
二等奖:
1.《跨国零售企业在华扩张的业态选择——基于21家跨国零售企业的实证分析》
费明胜、李社球、万后芬 (五邑大学)
2.《中国“官员问责”制度化进程及其完善》
伍青萍(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三等奖:
1.《从银信看“开平碉楼与村落”》
刘 进(五邑大学)
2.《论水性文化启发下的战国策士融通性思维》
赵 楠 (五邑大学)
3.《生成学习系统的混沌与设计》
陈育庭 (江门市教育局)
4.《政策补贴与投资激励实证研究》
刘 振(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5.《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法律监督均衡化》
钟 菁(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检察院)
入选奖:
1.《江门市党员联系农户制度的实践与发展》
汪义兴 (中共江门市委组织部)
2.《村级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路径的调查与思考》
刘 庄(中共江门市委党校)
3.《中小学校长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的研究》
何进军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4.《以思想新解放推动发展新突破重在领导干部身体力行》
刘敏华 (江门市蓬江区委宣传部)
研究报告类(8项)
一等奖:
1.《进一步促进江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财政对策研究》
马跃敏 等 (江门市财政局、江门市财政学会)
2.《恩平侨乡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研究》
梁福佐 (恩平市独醒中学)
二等奖:
1.《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考评体系研究报告》
王镜川、肖咏延、简建辉、曾文泉(中共江门市委组织部)
2.《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加快我市建筑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陈新明(中共江门市委办公室)
三等奖:
1.《对网上反映“裸体官员”现象的探讨》
林伟雄、叶民众 (江门市纪委)
2.《江门市坚持和健全党内民主的调研报告》
宋红、莫江涛、陈畅、陈富雄 (中共江门市委政策研究室)
3.《江门市直机关ISO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估研究》
王润良、肖健华、李军、胡炎平 (五邑大学)
4.《新课程下作文评改的优化》
陈 华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