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让市民收获更多幸福感
“一直以来,我们江门新华书店始终坚持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开拓图书发行市场,积极为侨乡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经营管理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处于行业前列。”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江门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门新华书店)是我市现有“全国文明单位”,其负责人谈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过程时表示。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不懈抓精神文明工作共建、共享,将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持续推向深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形成文明、有序、和谐、幸福的氛围,市民素质提升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幸福感。
创建活动各具特色
我市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建设内涵,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各活动中,颇具特色。近年来,以弘扬家庭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我市以寻找“最美家庭”系列活动为载体,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近三年,我市共评选出全国、省级、市级五好“最美家庭”、“书香家庭”等共138户。今年4月,我市开展“红笺传情·爱的家书”征集评选活动,倡导广大家庭写家书、晒家书,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经常提笔向家人表达感情,分享家庭的温情。
新会区委宣传部的杨肖坤是一名文字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微家书”活动,描述爷爷和父亲在盆景中找到生命光辉和传承的故事。“以前,买信纸、信封、邮票,把信一封封寄出去,通过写出来的文字表达情感,觉得好真实好怀念。而这一次‘微家书’活动,虽然与传统家书表达方式不一样,但表达的情感却是亘古不变的。这种活动对个人、家庭是很有意义的。”杨肖坤认为。
截至今年7月,我市已创建县级“文明校园”232所,市级“文明校园”20所,推报省级“文明校园”5所,江门一中以及紫茶小学获“省文明校园”称号,紫茶小学被推报为“全国文明校园”。紫茶小学校长区成初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学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管理,努力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并以此为载体促进文明校园的创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据了解,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市教育局还要求各个学校制定以“崇尚快乐”为主题,以“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成长、快乐人生”为内容,以“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挖掘快乐内涵,拓宽快乐外延,体验快乐情趣,塑造快乐自我,形成具有各个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创建成果惠及民生
自2004年开始,江门新华书店连续14年参加由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江门市侨乡书香节活动,合计举办各类读书活动近300项,为侨乡书香节的成功举办作出巨大贡献。2006年起,至今先后助建农家书屋近1000家,送达图书码洋近300万元,为活跃农村基层群众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书香情浓,江门新华书店在努力做好图书发行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努力为乡镇农村、基层单位、贫困地区、社区学校等捐书助学,近年捐赠的图书超8000册,码洋达15万元。
购书中心是江门新华书店的门店,“每次来购书中心,因为这里特别安静,店员们都非常好,每次我找书找不到,他们都很耐心地帮助我,让我觉得心情特别平静。”市民卢致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多年来无黄、赌、毒现象发生,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树立起爱国爱乡、遵纪守法、兴文重教、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计划生育、婚事新办、丧事新办的文明风尚……这是恩平市沙湖镇成平村村民的切实感受。成平村是我市现有的“全国文明村镇”,近几年来,成平村委会不断加强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和养育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大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同时重视和不断改善科教文卫环的各项条件,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市民在点滴中体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共同建设“美丽侨乡”。村民刘先生表示:“我们村每年春节及节假日经常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多次邀请市级艺术团前来演出,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
文/见习记者 黎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