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近年来,江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江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即日起,市委依法治市办开设“法治月览丨法治江门时事看点”专栏,每月刊出各地各单位法治建设新动态新成效,敬请关注。
重大法治事件
江门市召开新形势下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近日,由广东省法学会指导,江门市法学会举办的“新形势下涉外法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江门召开。会议邀请了省法学会、省司法厅、暨南大学、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中心、湾区双执业律师等高校专家学者、外贸企业、实务工作者代表,围绕涉外法治服务企业、助力企业发展、涉侨法治建设等交流发言。会议还举行了暨南大学侨务与法治研究中心和五邑大学政法学院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暨南大学侨务与法治研究中心五邑大学分中心”揭牌仪式。省法学会副会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金艳,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吴小洪等出席会议。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小龙受聘江门市培英高中法治副校长并讲授法治课。
法治课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华法系源远流长的历史、法律的涵义、法律的作用,重点讲解了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提升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抵制不良行为。针对学生身边可能出现的不法侵害,如学生欺凌、电信网络诈骗等,给予针对性指引,引导同学们提高防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冯小钢专题调研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调研组深入新会区会城街道执法办了解询问室、法制审核室等执法办案功能室设置,向工作人员询问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委员会作用发挥,执法人员到位和培训,职权事项承接和使用,以及执法车辆配备和经费保障等情况。市委编办、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政务和数据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立法领域
江门市司法局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项目入围第七届“法治政府奖”终评项目。
“法治政府奖”是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起设立,对各级行政机关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的制度和措施进行评价的奖项,旨在从专家的视角总结法治政府建设的典型经验。1月9日,江门市司法局《江门构建“1+7+N”机制深化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 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项目从全国申报的241个项目中突围而出,入选第七届“法治政府奖”终评项目。
执法领域
江门市举办第三届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大比武”活动。
此次“大比武”注重实战实用实效,旨在通过实战化训练和模拟执法情景,强化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推动基层执法队伍能力与作风双提升,进一步巩固江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成果。活动分为执法文书制作评比、行政执法微课堂比赛、规范化执法竞赛等3个环节,来自全市7个县(市、区)的7支代表队共35名执法人员参加比赛。经过比拼,新会区代表队获评一等奖,开平市、蓬江区代表队获评二等奖,恩平市、台山市、江海区、鹤山市代表队获评三等奖,新会区代表队同时获得优秀组织奖。
鹤山市出台减少涉企执法检查六项措施。
主要从压减检查频次和覆盖面、“首违免罚、小错免罚”、建立涉企检查“白名单”、实施更为全面的“综合查一次”、推行非现场执法和“承诺+执法”模式、畅通政企沟通桥梁等六个方面,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努力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空间。
司法领域
新会区法院一案入选依法惩治欠薪全国典型。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欠薪纠纷典型案例,新会区法院“132名劳动者与某船舶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执行案”入选。新会区法院积极发挥执行职能,畅通“仲裁保全”机制,加强与人社部门、属地镇政府的信息互通、沟通协作,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优势作用,创新执行联动模式,引入投资人盘活案涉机器设备并接手经营企业,解决劳动者失业问题,既实质化解欠薪难题,又深入践行 “暖薪护企”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江海区检察院一案例入选全国依法保护侨胞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保护侨胞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江海区检察院办理的“督促整治‘侨梦苑’产业园区违规建设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这是广东省检察机关唯一入选案例。江海区检察院积极发挥与侨联共建的“检+侨”协作机制和“检侨联络办公室”作用,将安全生产作为服务保障侨商产业园发展的切入点,针对侨资产业集聚区和国家级科技产业创新园区存在的光伏项目违规建设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查清公益损害事实,开展公开听证,有效防范化解侨企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安全风险。
蓬江区法院发布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白皮书。
近年来,蓬江区法院新收劳动争议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逐年增加,小额诉讼适用率达45%,劳动争议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30天,该院打造劳动争议“专科门诊﹢科室”,由4个法官团队集中受理涉劳动争议案件,对除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外的“疑、繁、新”案件实行繁案精审化办理,不断满足多元化、立体化、精细化的纠纷解决需求。
普法领域
江门市6个项目获评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近日,省普法办公布了2023-2024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和优秀普法工作项目名单,江门市“会八方客 普国家法”电力法治会客厅、“侨见正义”以涉侨检察生动实践守护根、传承魂、共圆梦,“三下乡”助推耕地保卫战普法、金扣子·校园普法宣传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双百行动”赋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启明星”法护未成年人普法品牌共6个项目获评优秀普法工作项目,江门市普法办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AI赋能,江门市普法驶入人工智能新赛道。
江门市普法办、江门市司法局积极探索AI人工智能技术与法治宣传教育相融合,创新推出“邑小法”和“邑小治”普法数字人,通过AI赋能打破了传统普法的时空限制,解决了传统普法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堵点问题,把AI技术应用到法治宣传教育的各个场景,推出一系列AI普法产品,积极推动江门普法驶入人工智能新赛道。
涉外法治领域
江门市出台涉外涉侨律所及律师人才三年创新发展方案。
近日,江门市司法局联合江门市律师协会制定加快推进涉外涉侨律师事务所及律师人才三年创新发展方案,从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业统筹规划和机制建设、丰富涉外涉侨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人才培养体系、充实壮大涉外涉侨律师事务所和律师人才队伍、营造更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13项重点任务措施,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等制度,加快推进江门市涉外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江门市“邑侨通”涉侨法律服务站再添新站点。
近日,在委内瑞拉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和广大海外侨胞的见证下,恩平市华侨华人法律服务中心“邑侨通”涉侨法律服务站委中青年商会联络点由商会所在地的省法院院长亲自揭牌并发表讲话,全力支持华侨华人在委创业创新的合法权益。该联络点是江门法院“1法庭+N站点”侨旅司法服务网络的第10个海外联络点,将为海内外侨胞带来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