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法治事件
江门市公布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
10月7日,江门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江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明确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增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求依法审慎决策,坚决防止有关病媒生物防控措施简单化、一刀切,尽可能减少对社会运行及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体现法治精神和人文关怀。将防控实践中的有效做法制度化、法治化,为各项防控措施提供直接、坚实的法律依据,是江门市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以来,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的关键举措。
立法领域

《江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
重点聚焦服务设施、服务供给、服务保障及医养结合等核心需求,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和特色养老服务相结合的供给模式,同步引入智慧养老技术,推动服务从兜底保障向精准普惠升级,为养老服务领域提供立法保障,以“小切口”立法守护幸福“夕阳红”。
江门市1立法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原子能法,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报送的来自江门中微子实验室关于“增加开展原子能科学知识普及活动主体”建议被采纳,持续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优势,为立法工作贡献江门力量。
台山市出台全省首个县域水权交易规范性文件
对交易转让方、受让方条件和交易主体提交材料、交易方式及价格、期限等作出了规定,明确了水权交易收入资金的用途,对规范水权交易行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制度性保障。
执法领域
江门市1项目入选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近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对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进行公示,江门市《汇聚侨力量,圆梦大湾区,以高水平法治彰显“中国之治”》入选示范项目名单,成为广东省三个入选示范项目之一,这是江门第二次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江门市在2025年省生态环境执法技能竞赛中斩获多项荣誉
经过知识竞赛、无人机应用、机动车排放非现场执法及现场核查四大考核,江门市生态环境局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总分位列全省第三,并一举斩获3个单项奖和1个个人优胜奖,充分展现江门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锐意进取、专业高效的精神风貌。
司法领域

江门6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行动方案》
从筑牢涉侨纠纷源头预防防线、强化涉侨调解队伍建设、健全涉侨纠纷调解机制、创新诉讼与仲裁对接规则、完善涉侨法律服务体系、营造良好侨益保护法治氛围等6方面,强化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侨务、侨联部门及仲裁、公证等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探索新时代侨益司法保护的创新路径,切实维护侨胞合法权益。
江门市2篇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
近日,由国家法官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编纂的《中国法院2025年度案例》出版发行,蓬江区人民法院办理的蔡某诉某博物馆、某研究会名誉权案和新会区人民法院办理的某银行新会支行诉某房地产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案入选。
普法领域
江门市印发2025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实施方案
明确总体要求、组织机构和组委会成员、宣讲主题及专家和对象、活动安排等具体事项,计划从2025年10月至2026年8月开展报告会8场,由江门市“双百”活动组委会和各县(市、区)组委会负责组织落实,持续提升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江门市4项目入选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经初评、复评、定评和公示等环节,江门海关、江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江门市烟草专卖局、开平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报送项目获评优秀普法项目,江门市普法办获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蓬江区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
近日,蓬江区人民检察院和蓬江区禁毒办邀请20名江门日报青苹果小记者、蓬江区范罗冈滨江小学师生代表参加“与法同行 启梦未来”主题活动,体验检察官的办案环境和日常工作,深入了解各项检察工作流程和职能,并通过讲解互动提高防毒拒毒意识,营造未成年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涉外法治领域
深圳国际仲裁院与五邑大学共同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建设
近日,在五邑大学人文与政法学院揭牌仪式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深圳国际仲裁院和五邑大学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共同探索和创新涉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涉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度合作。

江门市律师协会举办香港融资信托法律与判决执行实务讲座
邀请行业资深专家通过典型案例拆解,从融资渠道、法律合规等维度深入解读相关香港法律要点,并推动两地律师事务所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湾区法治融合和法律服务业协同发展。




粤公网安备 4407030200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