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结合中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和《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定期报告规定》的工作要求,现江门市公安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部门职能
1.深入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民生服务亮点纷呈。一是着力推进行政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对公安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三轮“十统一”标准化梳理,共确定市级行政权力事项578项、县级行政权力事项652项,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体系。深度优化市、县两级审批服务事项,88%的市级事项、90%的县事项实现办事期限减半,98%的市级事项、86%的县级事项实现“一次办”,97%的市级事项、97%的县级事项实现“就近办”,100%的市级事项、79%的县级事项实现“网上办”。制定交管车管、出入境、“一门式”公安窗口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出台公安户籍部门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以全市统一规范服务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二是着力推进惠民利企服务创新。大力推行服务窗口“假日办”“延时办”“预约办”,在全市出入境办证大厅、公共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推行周六上午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措施;实行驾驶员考试全科目“5+2”考试模式,群众考取驾驶证由120天压缩至45天,彻底解决驾考积压问题;推行车管业务“邑微警”平台全预约,群众平均轮候时间只需5至10分钟。全省首创警医邮合作一次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便民措施,设立全省首个农村交警中队车驾管服务点,建成警邮合作办理车驾管业务网点90个,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点37个,70%的乘用车可在登记服务站直接办理入户、过户、抵押登记等业务。加快推进全市8个出入境“智慧办证大厅”建设,将21台身份证办理自助机部署到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三是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制定完善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明确受理范围和申请条件,规范办理程序和受理材料,全市户籍人口共增加17800余人,同比增长0.6%。全面开展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工作,累计解决2.2万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未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未办理收养手续的事实收养人员等九类无户口人员的户口登记问题。
2.创新完善打击防范工作机制,治安大局持续好转。一是完善打击“两抢”犯罪工作机制。坚持以命案标准侦办“两抢”案件,从刑警等部门抽调精干警力,建立市、县两级工作专班,依托视频监控和智慧新警务手段,建立起多警联动、捆绑作战、快速通报、快速处置工作机制。1至10月,全市110接报“两抢”警情同比下降76.6%,“零两抢警情”天数达210天,同比增加112天。全市共发生“两抢”案件85宗,同比下降70.3%,破案率达97.7%,打击“两抢”犯罪成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二是完善集群打击模式。强力推进“飓风2019”专项行动,年内先后发起飓风集群战役18起,破获了“12.21”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5.24”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5.21”网络赌博案、魏某等人涉嫌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等一批大要案件,不断加大对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经济金融等突出犯罪的规模化、全链条打击力度。特别是近日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飓风199号”特大地下钱庄案,一举捣毁非法买卖外汇窝点16个,铲除了一个以江门、深圳为中心,涉及广州、珠海、东莞、湖南等地的特大地下钱庄犯罪网络。1至10月份,我市“飓风2019”专项行动排名全省第三。三是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推进大数据工程、视频云+感知采集体系建设,通过人像比对处置精神病人36名,抓获在逃人员248名。加快推进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全面落实全市统一接处警工作,完善接处警工作流程和重大警情处置规范,进一步提升应急指挥、快速反应、风险感知能力水平。推进“二标四实”基础信息采集和共享应用,推广蓬江区借助社会力量推进门禁视频建设、加强实有人口管理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夯实社会治安管理的根基。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按照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要求,完善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年内,修订了部门规范性文件《江门市公安机关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已严格依照规范性文件办理流程经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并予以发布、报备、解读。
2.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深入开展机构改革涉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根据市府办《关于印发江门市涉及机构改革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梳理和排查出符合本次清理的规范性文件及涉及证明事项等内容的文件1件。
3.配合开展地方立法工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相关立法工作的要求,为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新理念和新举措的需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等合法权益,依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负责起草了市人大2018年立法预备项目《江门市养犬管理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管理和引导养犬行为。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1. 编制和发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编制2019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及时向社会公布。组织专家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了充分论证,并作合法性审查。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均根据《江门市公安局“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由局长办公会议集体研究决定。11月20日印发《中国共产党江门市公安局委员会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重大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
2.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防止和纠正差异化、选择性执法;落实《江门市公安局公平竞争内部审查工作机制》,在制定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政策措施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推进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继续坚持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调整人事工作机制,加强人员管理,为队伍健康运作提供保障。一是加强人事管理。有序推进民警、辅警招录工作,2019年全市共招录民警112名、辅警118名。二是深化机构改革。积极开展边防现役部队转改,做好人员转隶、资产接收,落实公安边防部队划转公安机关后有关职责机构调整和编制分配。顺利完成市局打私办相关人员的转隶,明确梳理市局治安支队负责承担统筹指导和监督全市公安机关海事水(区)域治安治理管理工作职责。三是开展公安警员职务、职务职级并行改革。继续推进人民警察职务序列改革,开展警员职务首次晋升工作。研究完善跨警种跨序列交流轮岗的相关制度。根据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我局综合管理类民警职级套转工作,已完成48人的职级套转工作。四是完善队伍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警衔、警察证、警号、持枪证的管理,实时维护公安人事系统、全国公务员管理、编制管理等系统。
2.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利用广东公安执法信息公开平台公开执法信息。社会公众或特定当事人可通过“平安南粤网”“粤.警民通”APP“广东公安法制”微信公众号登录平台直接查看案件办理进展情况,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二是全面开展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按照一线执法单位全覆盖原则配备执法记录仪,常态化抓好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和办案全过程记录工作,案件实行网上办案、网上审批。三是严格审核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根据《江门市公安机关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年内,共有452宗以市公安局名义作出的重大行政案件经法制部门审核。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一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按照市商改办的要求和安排开展抽查工作。年内,制定36个单部门抽查任务和4个牵头联合抽查任务,完成率100%。其中完成检查作业数94个,牵头及参与联合抽查作业数14个,未发现不合格企业。二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为保障执法公平、公正,使全市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标准统一,依照最新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对《江门市公安机关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工作纳入日常执法质量考评。三是积极办理“两会”提案。在建议提案办理过程中,以解决代表、委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年内,承办江门市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共76件,主办件12件,会办64件,其中人大主办件8件,会办件26件,政协提案主办件4件,会办件38件,均已做到100%办结,代表委员100%满意,2019年度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得分满分,排名全市第二。四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按照“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完善江门市公安局频道单位信息栏目,做好频道单位的日常维护管理,年内,共在频道单位发布信息6800多条。拓展“江门公安”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平台的业务范围,为市民群众打造良好的公安机关移动互联网服务新平台,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畅通当事人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救济途径,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接受人民法院对行政权力的司法监督,维护执法权威。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并落实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制度。年内,共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130宗,其中交通违法类行政复议1052宗,治安处罚类行政复议56宗,已办结955宗;人民法院受理以市公安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34宗,开庭审理29宗,已结案19宗。二是依法保障来信来访人的合法权益。及时依法办结群众来信来访事项;接收“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单办结率达100%。在市司法局支持下,启动律师参与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年内,共接来信来访515宗(来信344件,来访171宗),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七)不断提升队伍履职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强警行动。深入开展“夏季大练兵”“强警保大庆”等大练兵活动,举办各类专项训练班96期6500多人次。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举办大数据管理、调研能力提升、教官素质提升等培训班,培训民警130人次。二是开展执法资格考试和学法考试。组织民警参加公安机关执法资格等级考试与学法考试,鼓励民警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充分调动民警学法用法积极性、主动性。年内,全市参加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民警312名,参加高级执法资格考试民警26人;2019年度在线学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达到100%。三是加快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成立“法治公安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进全市公安机关的法治建设工作。与市检察院联合制定了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案件管辖指引和涉黑涉恶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工作指引,制定出台有关办理道路交通安全行政案件、协助查询和调取公民个人信息等工作指引,成立大庆安保维稳执法服务队,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工作的指导。严格落实刑事案件“两统一”机制,加强案件审核把关,持续开展执法质量考评,启动10个基层执法办案场所智能化改造,推动全市执法质量逐步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今年我局在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有关工作部署,推动法治公安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新时代法治公安工作的更高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例如对部分新型违法犯罪防范打击效能不高、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信息化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础薄弱、公安改革创新的步子不大、警务辅助人员量少质弱等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忠实履行好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的重大职责使命,继续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工作要求,推动法治政府、法治公安建设工作上一新台阶。一是切实把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放在首位。围绕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安保任务,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持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力防范化解不稳定风险。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枪支危爆物品安全管理、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监管、网络安全监管等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和严打突出刑事犯罪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和个人极端犯罪,严厉打击整治涉电信网络诈骗、涉盗抢骗、涉黄赌、涉食药环、涉金融领域、涉走私、涉网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力抓好禁毒“两打两控”、重点整治、示范创建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全民禁毒基础工程,加强案件经营侦办,推动全市刑事立案继续下降、刑事打击效能不断提升。三是继续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平安湾区、共享湾区、便利湾区”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结合公安机关职责任务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需求,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利企。根据“十统一”工作要求,继续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继续推动落实受立案改革,健全改革配套长效机制,强化公检法部门协作,确保“两统一”工作取得实效。积极推进落实《广东省全面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部署的各项改革措施。四是积极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加快落实视频监控系统年度建设任务,提高视频智能化应用水平。加快大数据工程项目建设,强化数据资源整合汇聚共享;扎实推进智慧新民生、智慧新侦查、智慧新防控、智慧新监管建设,提升打防管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五是着力锻造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围绕“四个铁一般”标准,确保广大民警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铸牢忠诚警魂,坚决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机构改革、职务序列改革、辅警管理改革等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公安行动计划”,大力整改执法突出问题。组织“强警行动”、“大培训”活动,持续不断提升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
江门市公安局
2019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