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主动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履职尽责,真抓实干做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今年1-5月,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0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2500余件,涉及协议金额1.33亿元,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门、法治江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个落实提升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江门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好“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杨木松同志在第一季度矛盾纠纷综合分析研判会上指出“要发挥调解的核心作用,将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首选,作为专项行动的有效抓手。”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坚持发挥邑调解特色,搭建多元化解纠纷平台,落实调解协议规范、调处回访和诉调对接机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其中签订书面调解协议占调解案件比重、调解协议已履行率、申请司法确认占调解成功案件数比重等三项指标均在全省前列。
“诉调对接”机制打通农民工讨薪快速通道
开平市赤坎镇某制衣厂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出现困难,自2021年7月起陆续拖欠工人工资,直至年底处于完全停工状态工人工资亦一直未支付,共拖欠24名员工工资约14万元。在员工多次催讨后经营者陈某采取逃避方式无法联系。赤坎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得知情况后主动介入,经多番查找终于联系到陈某。调解员迅速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初步调解意向,为固定调解成果,调解员立即启动诉调对接机制,引导当事人通过在线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在办理司法确认后,陈某改变以往消极态度,主动积极履行工资报酬支付义务。
(当事人有序在线上申请司法确认)
“调解+司法确认” 助推疫情下纠纷有效化解
新会区大泽镇是我市红木家具行业集中地,因受疫情影响,红木家具产业销售受挫,引发了不少的劳动争议纠纷。大泽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专项行动中,受理了林某在操作机器时受伤而与某红木家具厂产生的赔偿纠纷。调委会迅速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过反复协商,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林某也获得了应有的赔偿。考虑到赔偿是分两期给付的,为解决林某的后顾之忧,调解员引导当事人申请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保障了调解协议的完全履行。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用,积极参与到“信访超市+外送服务”网络化工作体系建设,实现资源信息共享,通过主动排查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提供诉前联调、法律指导、司法确认等保障服务,畅通“调访诉”衔接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走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