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红色旅游、逛古村、品地道美味……
路线:祖宅村——谢创故居——优之名——周文雍故居、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马降龙碉楼古村落——百合镇饺子街
黄健源摄
如果想寻觅古村,不用走远,来开平市塘口镇祖宅村吧!小众安静,却是你向往的世外桃源。
黄健源摄
祖宅村属于塘口镇强亚村委会,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地——自力村,为塘口方氏开族之地。村内主要文物遗迹有不可移动文物燧成楼、文园、文调楼、羡成楼。闲逛祖宅村,踩在石板路上,触摸那年代久远的墙,与这如牧歌般的小村落一期一会,一段慵懒的时光便这样缓缓展开......
图源:塘口社区计划
祖宅村的星级旅游厕所更是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个精心打造的这个3A旅游厕所,荣获2020年度世界景观建筑奖(WLA) 最佳小建筑(Built Small组别),其在建设期间已经吸引了众多摄影和绘画爱好者的目光,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写生团体慕名而来到现场进行艺术创造。
图源:开平发布
谢创故居位于塘口镇以敬村,是中共开平特别支部创立人之一的谢创同志的住所,也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开平特别支部的根据地,数次关系五邑地区解放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保存着一批珍贵的红色革命资料。
翁丹萍摄
谢创故居主体建筑包括中山楼一座(是开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庐屋一座和柴房一座。其中庐屋内部通过声光立体上墙介绍历史事迹,利用会议场景蜡像重现历史时刻,并且进行了一些生活场景的复原。柴房室内安装了声像投影设施,主要定位是多媒体演播功能厅,专门设置为“初心驿站”。另外故居内部前后花园还修建了宣誓广场,设置了学习园地。
图片来源:开平发布
梁少华摄
在塘口镇逛了许久,是时候一顿午餐补充能量啦!小编推荐——优之名,这不是某一种小吃或者美食哦,而是在开平的一间比较出名的吃马岗鹅的美食宝地呢~如果,想要吃到正宗的马岗鹅,就到优之名吧~而且,这里还有濑粉和其他侨乡特色小食呢~或许,这里会是你到塘口的美食第一站。
彭伟宗摄
第四站,一起到周文雍故居、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吧,周文雍故居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宝顶村凤凰里,2019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为二房二廊一厅的青砖墙、瓦顶建筑。
彭伟宗摄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委会茅冈墟325国道旁。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于1958年建成,1963、1985年扩建,1989年被广东省民政厅公布为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8年经开平市政府同意,百合镇政府征地45亩,围绕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修建烈士陵园。1999年,陵园建成,总占地面积为7254平方米。陵园坐南向北,纪念碑基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7.73米。碑高31.6米,正面镌刻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的碑文并记述了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左右两侧各刻有陈铁军烈士的箴言和周文雍烈士的《绝笔诗》。
彭伟宗摄
马降龙是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四大代表之一,是一处充满华侨文化的古老村落,被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联合国专家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乡村”,核心景区由龙江、庆林、南安、永丰、永安5个村小组组成,为黄、关两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兴建。村落背靠气势磅礴的百足山,面临清澈如镜的潭江。村中竹林、古树林、碉楼群,共同组成一幅典型的华侨之乡风貌图。保存完好的7座碉楼和8座西式别墅像闪烁的宝石,掩映于山林之间,错落有致,风景独特。
彭伟宗摄
马降龙碉楼群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各自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建筑传统而设计建造,碉楼具有防卫、居住两大功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禄楼,由永安村和南安村29名黄姓村民集资,为防匪防涝而建。“骏庐”和“林庐”两座碉楼对外开放,可入内进行登楼望远,将这美丽古村落的风景尽收眼底。
马降龙碉楼古村落门票:60元
周佩琳摄
你有没有试过,因为一道美食爱上一条街。最后一站,小编带大家走进开平市百合镇“北郊路”,吃晚餐了喂~
周佩琳摄
这条最为普通的街道却藏着最美味的饺子,百合饺子不同于我们平常所吃的饺子,其造型小巧,水晶薄皮在光线下显得剔透有光泽。在“饺子街”经营饺子店多年的胡金鼎说,百合饺子由广式水晶饺子改良而来的,主要是在造型与口味上进行了调整,小巧的造型更利于保留水晶饺子皮原有的韧劲。
周佩琳摄
每当夜幕降临,便开始热闹起来,直至凌晨才慢慢恢复宁静。镇上的居民专门过来寻味的外地食客,因为一盘饺子,相聚于此。这便是百合饺子的魅力。
综合江门日报及网络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