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落户”文化城以来,江门市图书馆(原名江门市五邑图书馆)默默服务广大市民,成为助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块文化高地。但是随着岁月的变迁,江门市图书馆逐渐呈现出面积不足、功能缺失、设施陈旧等一系列问题,硬件条件远远落后于珠三角乃至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图书馆。为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2020年4月,市文广旅体局启动江门市图书馆改扩建项目,为群众打造江门全新的“文化客厅”“城市书房”“精神驿站”,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经积极推进,2021年11月15日,市图书馆改扩建工程项目提前完成,建筑面积从8471平方米增加至21000平方米,成为全市面积最大、藏书量最多、阅读服务形式最为丰富的公共图书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阅读需求。
一、急群众所急,加快项目进度
为加快完成市图书馆改扩建项目,尽快恢复向市民开放,满足市民迫切的阅读期盼,市文广旅体局成立由分管副局长牵头,市国资、财政等部门和代建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程项目,协调解决工程遇到的问题,加快推进项目进度。今年以来,项目先后受到年初疫情影响、建筑材料涨价、限电导致部分供应商供货延期等外部因素影响,为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从7月份起,局党组每周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统筹解决困难和问题。从9月份起,专班例会从每月一次“提速”为每周一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在项目施工后期,优化施工方案,凝聚各参建单位力量,项目实行交叉作业,在保证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追赶工期。
二、想群众所想,优化阅读环境
项目遵循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在形态,空间,材料与色彩等领域呼应与协调的原则,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呈现出新的风貌。一是新建连廊把门楼和主楼连接起来,三座建筑浑然一体,读者可以方便到达各个服务区域;二是图书馆大院内实行人车分流的设计,营造绿色、开放、休闲的公园式环境;三是充分利用大院空间设置更多机动车车位,采用无人值守的管理方式,供读者免费停放;四是新馆空间划分更加细化、合理,设有自助借阅、少儿绘本阅读、低幼儿童活动、成人休闲阅读、地方文献展示、数字阅读体验、自修等特色服务区域,提供直播教室、学术报告厅等社会教育空间,打造集阅读、学习、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五是阅读资源更为丰富。馆藏纸质文献90万册(件),电子图书130多万册,阅读座位1500多个,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250余台。
三、乐群众所里乐,提供贴心服务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向市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一是“WIFI在手”。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大院内无线网络全覆盖;二是“特色入眼”。大堂设置6块显示屏,利用数字瀑布互动展示系统,以流水滚动、触屏查阅的形式生动呈现本地优秀文化;三是“借阅随心”。借阅区采用先进的超高频技术,实现读者自助办证、自助借还,并将馆内图书与三区四市联合图书馆的图书实现数据共享,实行一证通用,通借通还;四是“超长续航”。图书馆门楼设置独立的自助图书馆,“弥补”图书馆窗口部门“歇业”时间,保证的图书馆服务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