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音乐剧《小鸟天堂》屡受央媒、省媒关注,收获满满好评,进一步打响了中国侨都的名声。不仅如此,近期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江门凭借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美食,多次亮相央视,吸引许多目光。
去年以来,江门市委宣传部持续深化宣传思想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策划、巧包装,搭平台、善推介,统筹市级和县域资源,把一系列彰显侨乡特色、饱含侨乡韵味的美景、美食、美好故事,进行潮流包装、传播转化,通过常态化举办媒体沙龙、标准化做好媒体服务、制度化开展对外发布等有力举措,在更高平台展示侨乡风采,讲好江门故事。特别是积极主动对接服务好中央媒体,“请进来”制作专题节目,探寻江门风物,“走出去”好戏连台,展示侨乡底蕴,让江门的发展故事、生态故事、乡愁故事飞得更远,传得更广。
小鸟天堂。阮国志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
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关注音乐剧《小鸟天堂》
4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音乐剧《小鸟天堂》在京首演。
此前,央视《朝闻天下》也报道了《小鸟天堂》在北京首演的情况,及该剧体现的侨乡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CCTV-1《秘境之眼》关注恩平豹猫、鼬獾
央视一套(CCTV-1综合报道)《秘境之眼》节目以我国上万个保护地布设的红外相机和远程摄像头拍摄的珍贵的动物视频为素材,形式上区别与以往的节目,它以短视频、原生态的方式,把观众带入祖国东西南北中,高山、密林、湿地、荒漠的秘境——保护地之中。
4月8日是世界珍稀动物保护日,《秘境之眼》节目报道了恩平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野生动物的丰富多样。恩平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也亮相荧屏。
鼬獾,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4月12日,《秘境之眼》节目报道了出没在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鼬獾。
CCTV-4《美食中国》关注江门石缝虾
CCTV-4《美食中国》是一档“以人文视角聚焦中华美食”的纪录片栏目,节目以系列化、主题化方式制作播出。每个系列围绕一个地域选取最富地方特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美食策划制作五期节目,每期节目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解读一种美食文化现象,重在体现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独特性、时令性、创造性。
虾,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甲壳类节肢动物,它带给人类的除了优质蛋白,还有令无数人陶醉的“鲜”。虾之鲜,人间最极品的美味之一。为了虾的鲜美,人们出海寻觅、下河捕捞,即使一天的劳作只有微薄的回报,但只要品尝到它的鲜味,便有了无尽的满足与动力。4月12日,CCTV-4《美食中国》播出《与鲜为伴》节目,介绍江门渔民如何捕捉石缝虾及烹饪。
CCTV-2《生财有道》关注台山蚝、凤尾鱼
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是CCTV-2一档关注大众创业的财经专题栏目,多年来收视一直位居财经频道首位。栏目关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方式中的生动鲜活的创业人物,体验他们的创业生活,提炼他们的生财智慧和“道”,为经济生活服务,志在做中国经济生活的忠实记录者,传递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正能量。
4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播出节目《生态中国沿海行——春暖花开季,海鲜肥美时》,聚焦江门台山蚝、凤尾鱼等美食。
台山蚝是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的特产,台山蚝味道鲜美,肉质白净饱满,以“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闻名,并于2021年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每年4月,此时采摘回来的生蚝生长期最长,也最为肥美,天气越来越暖,日光正好,正是晒蚝干的最佳时机。晒蚝干很简单,只要将剥出的蚝肉清洗干净平铺在网架上,自然晾晒即可。
台山蚝品质优良,晒出的蚝干鲜味更加浓郁,而根据晾晒时间不同,台山人把蚝干也分成了不同的品种。
全干的叫做“蚝豉”,半干的叫做“金蚝”。一个小小的生蚝,就被台山人分成了鲜蚝、蚝豉、金蚝,世代积累的口味密码,如今也成为了他们的致富密码。一斤蚝豉价格三四百元,依然供不应求。
捕捞凤尾鱼也是此时新会市崖门镇渔民们的重要目标。
凤尾鱼其实是刀鱼的亲戚,模样也有些相似,因为鱼尾金黄尖细,犹如凤尾,故称凤尾鱼。据说市场价格可达百元一斤,在广东极受食客的欢迎。
崖门镇的渔民们在闲时还有了新的收入来源,那就是经营休闲渔船。
广东人爱吃鱼,江门人更是离不开这一口“鲜”。一条鱼从小到大在不同的阶段都在创造着效益,当地的养殖户们还组成了合作社,大家抱团经营,分享经验,共同致富。
水产养殖、出海打鱼、经营休闲渔船、 开办渔家乐……在广东江门,创业者们面对这片大海,创出多种经营业态,奏起了人与大海和谐共生的丰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