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七台河,我们来了!”1月10日,作为广东今年最早前往东北研学游的小朋友——江门“小醒狮”勇闯哈尔滨和七台河,在东北持续火了起来。“狂飙”热一年后,“小醒狮”火出圈,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禁思考:江门“小醒狮”为何能火?下一步,江门又该如何抓住流量,更好地宣传城市形象,实现“引客入江,留客在江”?“咦——哈!”在哈尔滨、七台河市,江门“小醒狮”不仅游学,还展示了蔡李佛拳、舞狮、咏春,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和喝彩的同时,也在社交平台获得无数点赞。“别的地方文旅局疯狂发视频,广东江门现场直播文化输出”“这波文化宣传绝了!”“太棒了,江门文化传承直接在北方展示”“广东江门自带景点啊”“实现了南北文化大融合”……网友们纷纷点赞江门“小醒狮”此行的文化交流。自从广西“小砂糖橘”在哈尔滨研学火了以后,全国各地研学团都在去往哈尔滨的路上,而要说独树一帜的,当属江门“小醒狮”。在江门春秋国旅副总经理王奕娜看来,江门“小醒狮”之所以火出圈,与他们自带才艺闯东北密不可分。与其他地方的研学团体不同,江门“小醒狮”自带才艺,展现了江门的蔡李佛、咏春、醒狮文化,展现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所以才得到广泛关注。这群6—12岁的“小醒狮”不只是一个游学者,更像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让更多人了解宝藏城市江门。事实上,才艺的背后,正是江门深厚的侨文化、武术文化,更是江门独特的城市文化IP。


江门素有“武术之乡”美誉。近代以来,江门凭借中国侨都的独特优势,推动侨乡武术不断向海外传播,蔡李佛拳、咏春拳、佛家拳、周家拳、太虚拳等地方拳种享誉海内外,构筑起文化交流的桥梁。蔡李佛拳是目前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非遗武术项目,发源地在新会崖门京梅村;

鹤山咏春拳,乃勤奋进取的鹤山人民力与魂的象征 欧蕊荣 摄
咏春,是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王”梁赞是鹤山古劳人,他将自己毕生武艺浓缩成精华,创立鹤山偏身咏春拳,古劳因此被誉为“咏春圣地”;

江门的狮艺文化同样浓厚。鹤山狮艺与佛山狮艺并称中国南狮两大流派,鹤山狮艺创始人冯庚长是公认的“广东狮王”。鹤山狮艺同样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武术外,江门“小醒狮”还送出“陈皮玫瑰”、开平碉楼行李牌等江门特产,以及赤坎华侨古镇、开平碉楼门票。这些都是江门重要的文化IP,可以说是展示江门的城市形象。江门“小醒狮”闯东北之举,在中国策划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荣彪看来并非是偶然事件。他分析道,回头看一下,从“狂飙”热到“引客入江”,再到当下“小醒狮”鱼贯而出闯东北,其中国家非遗蔡李佛拳和广东非遗咏春等文化IP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

鹤山咏春立足鹤山走向海外 欧蕊荣 摄
蔡李佛拳、咏春、舞狮、陈皮、开平碉楼……这些江门独特的文化IP,让江门“小醒狮”火了,同时也为世界发现江门、读懂中国侨都江门提供了新路径。

江门“小醒狮”在哈尔滨“耍拳舞狮”、体验“冰上龙舟”
以雪为媒
再续“江河”友谊
七台河与江门是对口合作城市,多年来一直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七台河市政府到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迎接江门“小醒狮”的到来
1月14日,七台河刚送走第一批12名江门“小醒狮”。1月17日,七台河又迎来了第二批22名江门“小醒狮”。他们欢聚在七台河,开启了冰雪研学之旅。两批都受到了当地的热情款待。
以雪为媒,再续“江河”友谊。在七台河短道速滑小运动员的带领下,江门“小醒狮”进行冰上娱乐体验;观看冬天冰面捕鱼;到万宝湖玩雪。他们还体验了七台河勃利非遗剪纸,动手制作糖葫芦、泥鸡等,感受到做手工的快乐。据悉,2023年江门市和七台河市两地文旅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的暑期,七台河第一期研学团赴江门研学,得到了江门的盛情接待,孩子们与江门研学导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对江门对广东对大湾区有了深入的了解。寒来暑往,南来北往。半年前,双方约定冬季江门的小朋友到七台河研学。半年后,一场双向奔赴的千里之约圆满实现了。七台河市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广东江门“小醒狮”探秘“奥运冠军之城”研学游活动,进一步擦亮了“南来北往、寒来暑往、江河四季游”的旅游品牌。如果说“狂飙”热,是影视剧给江门带来了“泼天的流量”,那么,此次江门“小醒狮”出圈,则是江门主动出击,快速抓住了流量密码。这次捕捉热点成功策划活动,受到广东发布、广东共青团、广东广播电视台、人民网、黑龙江省电视台新闻联播、黑龙江省共青团等大批媒体报道,其中广东共青团相关报道推出一小时点击量超10万;抖音上多条“爆款”视频,相关词条在抖音哈尔滨同城榜中最高位列热搜第二名,“江门小醒狮勇闯哈尔滨”抖音话题播放量超3200万,“江门小醒狮勇闯东北”抖音话题播放量超1700万,获得良好的营销推广效果,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传媒+旅游”时代,做好营销是文旅宣传的重头戏。黑龙江省文旅厅厅长何晶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哈尔滨火爆不是偶然,而是已经准备一年,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多维度的宣传,尤其邀请了文旅的头部博主来进行引流,同时策划了很多高流量的IP,引爆黑龙江的旅游市场。这个冬天,哈尔滨成为全国火热的城市,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个冰雪之城。江门抓住这波难得的城市宣传机会,“小醒狮”三个分队从江门出发,在这个“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实现南北的“双向奔赴”。陈荣彪认为,“热点”意味着流量,借势“热点”,就能为自身及品牌带来更多的曝光,实现宣传或营销的目的。这波“热点”江门可以说联系得非常好,江门“小醒狮”以南方最具文化特色和特征的“醒狮”姿态,以小孩子的天真活泼和可爱形象来链接,显得创意十足又有趣,自然更能吸引哈尔滨乃至全国人民的目光。“这就是江门从南北文化的互补性中找出契合点而有效地联系,这是一种智慧。”陈荣彪认为,此次“出圈”,除了有文化IP的助力外,又得益于来自各级市政府、文旅部门敏锐的触觉和决策力、行动力。2024年,江门市文广旅体局提出要在活动策划方面实现新突破。江门“小醒狮”的活动正是这样一次创新的活动,讲好江门故事,让更多人认识江门、了解江门。数百年来,一代代侨民先辈漂洋过海、闯荡世界,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早已植入江门人的基因。如今,江门“小醒狮”勇闯东北,不仅展示了新一代的精气神,更展示了江门五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涵。“江门在有了这波热度之后,接下来如何借势乘势打响江门城市和文旅知名度,创造美誉度,更好地做到‘引客入江’,才是展现江门文旅真功夫的时候。”陈荣彪直言道。在陈荣彪看来,江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可能成为接下来国内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重组的选择之一。关键是,如何将天时地利人和做到极致。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一要正视自身的资源,充分发挥江门独一无二的人文底蕴。只有得天独厚的特色城市文化,才能为江门的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是要善于抓住机遇,以创新方式不走文旅寻常路。只有放下身段,讲好段子,拿捏住当代年轻人的“小情绪”,才是“网红城市”出圈的关键;三要协同发力,市县(区)镇村四级合力,再加上与民众通力合作。这样才能有效地形成江门文旅产业链条的完整闭环;四是要以相对精准的目标人群为本,量身打造游客渴望的温情体验。归根到底,“火爆出圈”的背后是人心所向,是满满的人间温情,是从未忘记的人文关怀,所以,“引客入江”必须要体现出“以游客为中心”的思维。

开平立园在三月举办穿旗袍、赏园林活动 景区供图
“泼天的流量”总是突如其来,但城市文旅品牌打造更需要久久为功。任何一座爆火的“网红城市”背后,其实都练就了一套自己的独门“内功”。

络绎不绝的游客打卡《狂飙》取景地,现场游人如织 郭永乐摄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宋旭民则表示,江门是中国侨都,拥有独特的侨文化。从“狂飙热”,到江门“小醒狮”出圈,江门要实现长红,就要继续做好侨品牌,一直去讲、一直去做,才能把人气逐渐搞起来。事实上,在狂飙“出圈”之后,江门便开始思考变“流量”为“留量”、变“网红”为“长红”的方法。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局将深化五大提升行动,力求在活动策划、酒店建设、项目招商、文创产品、经济指标、队伍建设等六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奋力再造一个现代化新江门贡献文广旅体力量。对于江门文旅来说,江门“小醒狮”的出圈,是一个起点,也是下一个奋斗故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