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江门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江门市广播电视台
第246期:江门海事局

  江门海事局的领导在节目中

在第246的《民生热线》节目中,江门海事局副局长周社宽、指挥中心主任廖永洪、监管处处长监管处处长李国明政务中心主任梁尚文就渡船、高速客船的管理,水上交通事故的处理,水上违章行为的查处,船舶污染的防治问题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平台与市民进行了直接沟通。

 

访谈内容

 

主持人:渡船,大家都熟悉,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曾经坐过渡船过江,请问一下,我们江门现在还有渡船吗、渡船多吗?日常是如何管理的呢?

目前,全市共有38.5道渡口,73艘渡船,渡工112人,大部分集中在新会,分布在十分繁忙的航道上,年平均渡运旅客586万人次、汽车约61万辆次、摩托车约150万辆次。由于全面实现建桥撤渡的条件还不成熟,今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渡口渡船仍是群众经商访友、上班上学不可缺少便捷交通方式,特别在乡镇孤岛和偏远乡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江门海事局为了加强对渡口渡船的安全管理,从2005年开始,建立了以海事部门执法监督为保障的渡口渡船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今年,我局又联合了市交通局、安监局正在起草制订《江门市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规范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行为,巩固渡口渡船专项整治的成果,为群众的出行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在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方面,除了建桥撤渡外,我们主要是抓好节假日高峰期群众出行的疏导工作。有效解决了新会大鳌、睦洲一带,台山西南沿海、恩平锦江水库清明节群众祭祖出行难的问题。

目前,在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承包人和渡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隐患整改不能及时落实等,违章渡运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恳请各渡口承包者和渡工,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不要违章渡运汽车,不要超载渡运旅客,在大风大浪和能见度不良等恶劣天气下不要冒险航行,航行时要加强瞭望,主动避让主航道的直航船舶。

 

主持人:我知道,江门海上搜救分中心设在我们海事局,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在国际上来讲,我国于1985年参加了《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正式履行对海上遇险人员施以救援的义务。20081月,市府办发文决定设立江门海上搜救分中心,分中心办公室设在江门海事局,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全市水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助工作,中心成员单位15家,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快速反应、团结协作、防救结合”的工作格局,在发生水上突发事件时,中心承担相应的水上搜救、抢险救灾、支持保障、善后处理等应急工作,水上搜救电话为12395。我们海事部门在江门市通航水域水上搜救应急行动中,除了组织和直接参与搜救外,还担负着水上交通组织、警戒任务。

 

主持人:在路上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我们一般就报交警处理,那我在水上发生交通事故应该怎么做?

首先要明确一些水上交通事故的定义:水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浮动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碰撞、搁浅、触礁、触损、浪损、火灾、爆炸、风灾、自沉、机损等事故。但不包括渔船之间、军事船舶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海上和内河发生交通事故,当事船舶应立即采取一切手段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现在我们海事部门开通了12395专线电话,只要你一拨打这个电话号码,我们会马上启动有关应急预案达到现场进行相关处理。

 

主持人:你刚才说到12395专线电话,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些这个电话的作用?

12395是全国统一的水上遇险求救电话。在海上和内河水域,船舶一旦发生碰撞、触礁、搁浅、漂流、失火等海难事故或遇人员落水、突发疾病需要救助,就可拨打12395向海上搜救中心报警。“12395”的开通,是解决海上遇险报警渠道不畅通和提高搜救快速反应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拨打“12395”电话,所在地的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都可以及时接收到,并迅速进入海上搜救程序。

 

主持人:目前,海事部门主要采取哪些手段进行水上违章行为的查处?

首先,是现场巡航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违章行为。

其次,通过建立现场监控点把监管关口前移。2004年以来我局先后在虎跳门水道的睦洲、西江的潮莲头建立了现场的监控点,实行24小时值班,目前在潭江水道的天马、银洲湖的崖南还有两个现场监控点正在建设,计划在今年底到明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届时我局基本构建起完善的现场监管网络。

第三,利用信息化电子设备进行监管。如: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等,对船舶违章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查处。

 

主持人:有关防污染,我们国家这些年来把环境保护已经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据我所知,江门海事局负责船舶污染的防治工作,请问具体情况是怎么样?

江门海事局非常重视船舶污染的防治工作,2009年江门水路危险货物的吞吐量大概在200万吨左右,包括了油品、化学品、有毒物质等种类,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将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安全,后果不堪设想。防治船舶污染主要包括“防”和“治”两个方面,在“防”方面,一是要求船舶安装油水分离器,船舶污油水要经过分离处理后达标排放;二是要求船舶安装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生活污水和垃圾要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三是在港口、码头进行油污水和生活垃圾回收;四是要求船舶安装废气排放达标的动力装置。在“治”方面,一是加大查处力度,对违反防污染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二是培植社会防污力量,提高油污染应急反应能力。早在2002年,江门海事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报请江门市政府编制了《江门市港口溢油应急计划》。此后的几年,不断增强的清污力量分布在西江中下游、银洲湖和潭江水域,初步形成了江门辖区水上防污染应急体系。

 

小姐(短信):如何识别船舶有没有超载,以确保船员的安全。

船舶有载重线,如果超过载重线,就属于超载。我们平时都有海巡船,在巡航过程中如果发现超载,马上执罚,内河最高罚款可达到10万元。

 

肖小姐(短信):企业如果要生产渔船用的远距离通讯设备需要办些什么手续?

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渔船不属于我们监管。我们监管的以运输船舶为主,所有运输船舶要配置的设备、设施,都要经过船检部门的认可,取得认可证书才能安装在运输船舶上使用。

 

先生(短信):想组织钓鱼爱好者出海钓鱼,问海事局可否提供海上的保障服务,有没有收费。

在水网地区的村民的自用船只,我们俗称为乡镇自用船,这些船舶只允许村民自己使用,且载人不能超过三人,不能用于运输和捕捞作业。对这些船舶的安全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责任在乡镇政府,我们海事部门可以给予监管和指导。至于游客跟随船舶出海打渔游乐这类情况,除非是乘坐持有经营执照的休闲渔业公司船舶,否则均属于非法载客,一旦发现是要取缔的。现在新会崖南渔港有休闲渔业这类游乐服务,专门搭乘游客出海观光和捕鱼。休闲渔业是新兴的游乐项目,我们会大力扶持其生存和发展的。

天有不测之风云,行船跑马三分险,乘坐渔船或自用船出海钓鱼游玩,安全是没有保障的。今年以来,江门辖区沿海、内河已连续发生多起涉及渔船、自用船事故,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群众要珍惜生命和家庭幸福,坚决不乘坐非法载客船舶,防止惨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如果有海上进行的大型活动,可以向我们海事部门申请,我们可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和服务。

 

小姐(短信):海上遇险得到海事部门的救助要付款吗?

海上遇险,人命救助是无偿的。财产救助是有偿的。

 

先生(短信):船上使用的对讲系统经常出现串频现象,有什么办法解决?

船上都有一个固定的频率,如16频、70频,我们要求船上都要收听,所以渔员要注意不要用于其实用途,影响其他人使用。

 

主持人:拆船厂,在我们新会并不陌生,那么海事局具体是如何管理拆船厂呢?

拆船业是新会区的支柱产业。在服务拆船业发展方面,我们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拆船厂防污染管理工作。目前,新会区三家大型拆船厂的防污染工作得到了世界海事组织和拆船协会的认可,大大提高了拆船厂的档次和知名度,为拆船厂承接高端船舶拆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做好废钢船防台安全管理工作。在废钢船防台安全工作上,我局提前介入,船舶进港后就指导拆船厂按防台要求落实好锚泊和系固措施,制定应急方案,落实好应急人员、应急设备和应急措施。去年,强台风“巨爵”对江门造成严重影响,停泊在银洲湖的近四十艘废钢船,均没有发生险情和事故。三是做好废钢船的进港服务工作。每年,进入银洲湖的废钢船,少则几十艘,多则几百艘,这些废钢船大多是三万吨以上船舶,而崖门出海航道只是五千吨级航道。为破解废钢船进港难题,我局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通过科学制定进港方案,合理调整船舶压载和吃水,做好航道清理和护航工作等,确保了废钢船进港安全。至目前为止,进入银洲湖的废钢船最大为55万吨。

 

主持人:最后,请你介绍一下,在海事管理中是如何做好预防预警工作的?

我局非常重视船舶的预防预警工作,每天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守听12395海上求救电话,接收天气预报。

在台风、洪水、大雾、寒潮大风、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我市时,局领导亲自带班加强值班,通过发手机信息、航行通告等手段,向有关部门、船舶发送船舶安全航行信息,督促船舶及有关单位及早做好防范措施。

此外,在防洪工作中,海事部门保持与三防、水文、气象等部门联系,洪峰来临前和过境期间,根据市三防办通知要求,加强对在航船舶的管理,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确保河岸堤坝和船舶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