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根据作物体内水分生理状况确定的适宜灌水时期技术参数。
确定作物灌水时期的指标有土壤水分指标、作物形态指标和作物水分生理指标等多种。常用的土壤水分指标不能直接反映作物体内水分亏缺情况,作物形态指标则难以及时和准确地表明最优灌水时期。由于作物水分亏缺首先会在作物水分生理上灵敏地反映出来,所以应用水分生理指标进行灌水,能较及时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目前采用较多的灌水生理指标有以下3种:
(1)叶水势。叶水势是指以同一温度下叶组织内水分能量与自由水能量的差值,以MPa或kPa表示。当土壤水分不足,作物吸水受限制而不能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时,叶水势就降低,故可根据叶水势变化情况来确定适宜灌水日期。常用的测定叶水势的方法是小液流法,取作物叶片浸入事先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糖液中,30min后分别用滴管取液滴入未浸叶片的相应浓度的糖液中,找出液流既不下沉也不上升的等渗浓度,据此计算出叶水势。较先进的压力罐法是将叶片插入密封的压力罐内,即可直接读出叶水势数值。此法简便,测定速度快,适于在田间测定。
(2)细胞液浓度。作物叶片或其他组织的细胞液浓度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作物水分亏缺的情况。由于细胞液浓度不同时其折射率也不相同,故可用手持量糖计或阿贝折射仪测出细胞液浓度。
(3)气孔开度。当土壤和作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气孔在白天张开,蒸腾强度大;当水分亏缺时,气孔自动缩小或关闭,以减少蒸腾,故测定气孔开度可了解作物是否缺水和确定适宜灌水日期。气孔开度可用显微镜观察,以测量出的气孔的宽度(单位用μm)表示,也可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不同浓度的甘醇和异丁醇液分别滴在叶面上,根据其浸润后的颜色确定气孔的相对开度。此外,作物受旱后叶气孔关闭而降低蒸腾, 从而减少蒸腾耗热而使叶温升高,叶温有时也作为一项灌水生理指标。
几种作物的灌水生理指标
上表中所列是几种作物按水分生理指标应予灌溉的临界值。由于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品种、不同生育阶段以及同一植株的不同部位的水分生理指标都会有所差异,应用时必须通过试验找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灌水生理指标;测定时间最好在上午8~9时;每次取样的部位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