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中心小学举行心理游园会,为学生注入成长“心”能量。
培英高中开展心理团辅活动,缓解高三学生考前焦虑。
新民小学把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体育融合,打造特色心理课堂。
心理剧展演、心理游园会、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今天是“5·25心理健康节”,我市各校纷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宣传活动,帮助学生解决“成长的烦恼”,增强抗击风雨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市从完善预警机制、打造特色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出发,织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保障网,让学生健康、快乐、安全地成长。
文/陈慕欢 图/陈慕欢 学校提供
制度护“心”
为学生构筑“金钟罩”
“全体教师人人都是心育者。”“家长是最好的心理教师。”“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把心理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近日,在蓬江区教育局、恩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心时代·新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两地教育专家们抛出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共同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前进方向。
近年来,我市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以及江门市小学、初中、高中、中职4个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发展。在教师配备方面,目前我市主城区规模以上学校均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其他学校按要求配备兼职心理教师;在硬件设施方面,我市学校100%建设了心理辅导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心育服务。
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我市各校每学期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心理筛查,梳理出具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做到“一人一台账”,进行“一对一”辅导,并密切跟踪和关注。
为了加强动态心理监测,蓬江区发动所有教师做好“吹哨人”,每一节课做好随堂心理动态监测表登记,每班设置两名心理委员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恩平市重点关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建立跨学段、跨学科的个案跟踪机制……
课程育“心”
激发学生成长能量
“同学们,你曾经有过心动的感觉吗?”5月23日下午,蓬江区发展小学六(6)班正在上心理课,主题是《当心动来临》,同学们对这个青春命题感到害羞,又非常好奇,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在专职心理教师黄健珩的循循善诱下,同学们明白了“爱”与“喜欢”的区别,懂得了如何掌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据悉,我市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班每两周一个课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生涯规划等主题课程。
蓬江区人大代表、农林小学副校长邓怀玉指出,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应用尤为必要。去年,新会区组织19所学校开发了一套涵盖小学到高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和教案,供全区学校使用;鹤山市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课、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以及学校的特色建设融合发展,开展“护蛋”行动、养蚕实践活动、生涯集市等活动,让心理课变得妙趣横生。
为了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高,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江门市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目前,我市已创建67所“江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另外,江门一中、培英高中、新会东方红中学、江门市实验小学等12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活动悦“心”
让阳光洒进心灵
“我好喜欢心理游园活动,在游戏中,学习的压力、成长的烦恼都消散了。”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三(2)班学生戚国锋兴奋地说。上周五,该校举办了以《“疫”路有爱,心向阳光》为主题的心理游园活动,校园沉浸在欢声笑语中。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释放压力、吸收成长能量,这对面临中高考压力的学生尤为必要。比如培英高中开展了《我的压力朋友》《解除我的“暗语”魔咒》《我与梦想有个约会》等心理团辅活动,有效舒缓了学生的考前焦虑;台山市华侨中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了心理情景剧《我们一起——拨开云雾见月明》,为学生摆脱焦虑、拨开迷雾、获得成长指明了方向。
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贯穿全年,润物细无声般滋养学生身心。江门市实验小学善于利用团体沙盘游戏让学生了解自我,学会换位思考;江海区礼乐街道新民小学将艺术、体育融合到特色心理课堂和活动中,通过心理游戏及“我健康 心飞扬”团辅活动,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恩平市第一中学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其中心理委员培训、心理课程培训、手抄报比赛、笑脸征集活动等已成为品牌……
各方齐“心”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现在的孩子既不缺钙也不缺爱,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爱’……”“心育,应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在“心时代·新未来”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广东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波提到的观点引起了在场专家、老师的共鸣。
近年来,各县(市、区)也在积极探索和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各方齐“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蓬江区组织骨干心理教师团队开发家庭教育课程资源,依托“蓬江心苑”定期向学校、家长推送推文;开平市教育局联合有关部门,完善“一校一辅导员”管理机制,同时开展“驻校社工”试点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子……
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开通多条心理服务热线,及时为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
市教育局德体卫艺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市将在加快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查、加强个案研究和辅导等方面下功夫,全力织牢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保障网,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