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劳水乡店铺林立,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传统趁圩文化。张泽彬 摄
赤坎华侨古镇的英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景区供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今年“五一”假期,江门以文化为内核的乡村旅游迸发出蓬勃活力,全市接待游客量再创新高。从百年骑楼的咖啡香气到茶山云雾间的非遗传承,从滨海夜市的璀璨灯火到古村落里的花海诗韵,侨乡大地以“文化+”的创新模式,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文化与生态交融”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古韵新生:古建筑活化构筑文化体验新场景
在赤坎华侨古镇,时空交错的文化叙事正在上演。
“五一”假期,赤坎华侨古镇推出“白+黑”全景文化体验:日间的高跷木偶巡游、杂技秀重现传统技艺;夜幕降临后,《火秀》《归途》等声光电升级剧目震撼上演。除此之外,特别编排的《南楼!南楼!》《一代宗师》等实景演艺,更是将历史故事融入3公里长的骑楼长廊,让历史建筑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
古镇不仅准备了精彩的演艺节目,更端出一桌文化与创意交融的“假日盛宴”。“赤坎有咖味”咖啡文化节首次将百年骑楼转化为咖啡文化展演空间,将南洋风情与本土文化巧妙结合。“这里每个角落都是文化密码。”专程从澳门返乡的黄女士感叹道。
与之相距仅几公里,开平塘口镇的旧粮仓转型之路同样惊艳。
先锋天下粮仓书店也迎来客流高峰。店内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书籍、文创产品及咖啡休闲区备受青睐,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感受“粮仓与书香”的独特韵味。侨乡文献专架前,珠海游客郑好一次性购入8本碉楼研究专著:“粮仓与书香的碰撞,是文旅融合的最佳注解。”
与之呼应的粮语艺术公社内,沉浸式街舞剧《眷存》持续引发观演热潮。该剧由澳门演艺团队与开平本土演员共同呈现,以现代街舞语言创新演绎《西游记》《封神演义》经典IP,巧妙融入侨乡金山箱与留守女孩的温情故事。舞台上,孙悟空与哪吒以高燃霹雳舞上演“神仙打架”,让观众在传统与潮流的激情对撞中,深切感受侨乡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这种新旧交融的创新实践在台山市水步镇草坪村得到诗意呈现。
有着160年历史的古村落里,鱼木花迎风绽放,满目绚烂,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游玩。据村民介绍,鱼木树的枝干质轻耐用,是古代制作浮标的重要材料,所以被取名鱼木。草坪里的鱼木树是上世纪30年代由返乡华侨栽种的。近年来,该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活化特色建筑、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周边环境等措施,打造优美的生态自然景观,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生态赋能:山海之间涌现文旅消费新动能
“五一”假期,台山滨海旅游“热力十足”,各大沿海景区、酒店、餐馆人气持续高涨,接待旅客量较往年同期有所提升,火热的文旅市场赋能“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假期5天,川岛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6.4万人次,70%游客来自珠三角各大城市,港澳游客和外籍游客数量同比往年有所增长。”台山市川岛镇副镇长崔宇健给出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全国第二大群岛——川山群岛的旅游盛况。连日来,川岛各大沙滩人头攒动,游客尽情享受阳光、海浪与沙滩,餐饮店、酒店也迎来消费高峰。
在鹤山古劳水乡,6公里河道成为非遗展演的天然舞台。
江门古劳水乡旅游区运营副总经理何堤表示,古劳水乡在“五一”假期推出咏春拳实景演出、马术大型表演,此外还有具有水乡特色的游船服务,“五一”假期首日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
在咏春会馆,11名咏春少年列队,分别展示咏春拳,“大念头”“小念头”经典招式尽显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赛马场上,身穿鲜卑服饰的骑士们在600米的环形跑道上策马扬鞭,展示踩鞍敬礼、单腿挂环、马上直立等特技,引来游客阵阵喝彩。夜幕降临时,铁水打出的“火树银花”照亮夜空。
鹤山市古劳镇面积超46公顷的生态茶园,“五一”假期也迎来客流高峰。其间,游客穿行于茶山步道,在茶农指导下仔细挑选,亲手采摘一芽两叶的嫩尖。在制茶工坊,游客们围在铁锅旁,跟随制茶师沉浸式体验炒茶制茶。
“五一”假期前夕,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的“太空舱”星空民宿营地正式开业,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游玩体验。记者看到,民宿舱内宽敞明亮,配有床品家具、照明系统、卫浴系统等设施。舱外设有小型露台,游客可静坐于此,享惬意时光。“希望这个项目成为陈山村打造休闲艺术之乡的品牌。”驻陈山村第一书记熊英表示,项目的落地是雅瑶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陈山村典型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村通过盘活村集体资源,大力推进引入项目建设,着力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产业跃升:特色IP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
随着乡村旅游热度持续走高,特色民宿已成为游客深度体验侨乡文化的重要载体。江门市通过差异化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业态,不仅满足游客对生态休闲度假的多元需求,更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塘口镇,开平首家由碉楼改造而成的民宿,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备受游客青睐。“民宿是活态文化博物馆。”民宿副店长林诗婷表示:“‘五一’假期,我们民宿一直处于满房的状态,来游玩的人非常多,很多是家庭亲子游。”
开平碉楼民宿群的爆红,印证了文化IP的产业价值;那吉镇的“牛肉圩市”,则展现了“文旅+农业”的叠加效应。
5月2日,以“牛气与山野交织”为主题、以“新鲜黄牛肉”为核心卖点的那吉牛肉圩市暨乐游山水活动,在欢声笑语中隆重开幕。这场融合传统圩市、生态体验与潮流玩法的“微度假”盛宴,吸引了超5000名游客涌入那吉镇,为那吉文旅再添一张鲜活名片。
文旅特色IP赋能乡村振兴。此次活动带动黄牛肉、山货及周边产品销售额,超90%受访游客表示“愿推荐朋友再来”,尤其点赞“传统圩市与自然体验的融合创新”。
在长廊生态园,“龙狮竞彩”活动让传统民俗焕发青春。
“五一”假期,该景区精心策划了“龙狮竞彩 舟游长廊”活动,亮点十足。每天前100名入园游客能领取体验券,参与龙舟、舞狮、舞龙三选一的体验活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游客穿上舞龙舞狮道具,沉浸式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登上龙船,在安全水域尝试划行,体会团队协作的乐趣。
除此之外,该景区还设置了丰富的娱乐项目,国潮舞蹈、情景剧表演、非遗体验等活动也相继开展,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传统文化需要年轻化表达。”长廊生态园总经理陈瑶说,“五一”假期,该景区实际接待游客量达4.6万人次,其中5月2日单日人流量高达1.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接待游客量有显著增长。
这个“五一”假期,江门以文化为笔,在侨乡大地上绘就一幅“诗与远方”交融的生动画卷。当百年骑楼邂逅咖啡香气,当非遗技艺碰撞街舞潮流,当生态美景联动特色民宿,这座中国侨都正以创新姿态,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精彩篇章。
相关新闻
“五一”假期台山川岛水上客运量超10万人次
江门台山川岛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记者从江门海事部门获悉,“五一”假期,川岛水上客运量再创新高,达104571人次,同比增长107.7%。
面对突增的客流量,江门海事局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服务保障举措,助力川岛旅游高速客船平稳有序运营,让广大游客拥有安全、愉快的出行体验: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全力确保船舶处于最佳适航状态,码头设施安全可靠;统筹船舶调度工作,现场查看航线运力投放情况,合理安排船舶运营,保障运输效率;强化船员管理,指导安装驾驶台智能监控系统,随机对高速客船船员开展酒精测试,杜绝因人员管控不当引发的安全风险;开展随船巡航,全面覆盖客运航线,及时检查航线通航情况,维护良好的通航秩序;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督促航运公司和船员密切关注航线气象变化,提前做好防范恶劣天气的措施,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为台山川岛客运安全筑牢防线。(郭永乐 陈凌宇 黄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