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圆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皇智尧
7月,在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台山市丝苗米产业园内,一片片金黄的稻田迎来早稻收割季,不久后,一部分优质稻米将通过台山市合众食品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山合众食品”)的先进生产线,深加工变成远销海外的速食米粉产品。
已回乡13年的80后“创二代”,现任台山合众食品经理的尤圆圆,如今正是串联起这片田野与餐桌的“新农人”之一。多年来,她不仅推动台山合众食品在现代化生产改革、开拓市场、联农带农等方面实现新发展,还凭借深耕行业的优势,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积极履职,书写着一名新时代政协委员的担当与风采。
从“金融人”跨界成为“新农人”
2008年,尤圆圆还是一名“金融人”。刚从美国硕士毕业回国的她,当时在上海一家投行从事与金融相关的工作,因为能力不错且认真踏实,很快便在事业上有所突破。“海归金融精英”似乎将成为她的长久标签。
然而,4年后,尤圆圆却做出一个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决定:回到家乡江门台山,“接棒”父亲的事业。“当时是母亲在帮助父亲打理公司事务,但母亲身体欠佳,家人都希望我能回来帮忙。”尤圆圆回忆说。
台山合众食品于1997年由尤圆圆的父亲尤苏中创办,是一家专注于大米精深加工的企业,主要生产速食米粉、河粉、方便面等,产品销往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该公司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尤圆圆回乡接棒父亲的“大米”生意,正式开启自己的“创二代”历程。
刚开始,在食品制造业“零经验”的尤圆圆,从自己最熟悉的财务领域做起,并一步步钻研到生产、市场等各个方面。尽管已经有“从零开始”的准备,但经营好一家企业,远比她想象的要难,“涉及的东西太多,这对我来讲是全新的考验,通俗地讲,就是要变成‘全能战士’”。
此后数年时间,尤圆圆都在围绕一个字做文章,那就是“学”。从食品行业的专业知识,到生产环节的工艺,再到市场营销的模式,她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长为对该领域有独特思考的“内行人”。
过去,台山合众食品主要以代加工为主。经过近30年的发展,该公司的产品得到大批客户肯定,但尤圆圆清醒地意识到,公司要想更进一步,最终还是要从“产品出圈”进阶到“品牌出圈”。
为此,尤圆圆积极推动台山合众食品的品牌建设,在深耕国际市场的同时,瞄准国内消费新趋势,推出针对年轻群体的“泰惹味”“爽乐杯”系列速食米粉,以创新口味和环保包装吸引消费者。
尤圆圆还推动台山合众食品投身乡村振兴的“舞台”,深度参与台山丝苗米产业现代化建设,并于2023年借助广东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春风,推动公司与台山斗山种粮大户绿稻农场合作,走“公司+农户”的模式,建成500亩的大米供应基地,并带动当地农户稳定增收。
从“金融人”跨界转型为“新农人”,尤圆圆心中怀揣着远大抱负:“如今公司已走过近30年历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台山合众食品能成为延续50年乃至百年的企业。”
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尤圆圆成为市政协委员,新的身份,为她开启了“新农人”到“兴农人”的新旅程。
“这一身份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也开阔了我的视野。”履职期间,尤圆圆接触到不少同行和行业专家,也与职能部门代表有更多深入交流的机会。因为这些经历,她对国家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投身乡村振兴的步伐也迈得更加铿锵有力。
农村电商是尤圆圆关注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她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江门农村电商面临农商驿站使用率低、电商园区资源重叠分散、缺乏品牌意识等共性问题。对此,她曾在2023年以提案形式提交了《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做好农村电商,振兴农村经济的建议》,建议引导具备运营能力的电商公司下沉农村,参与农产品销售,以维持农村电商的持续活力。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明确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同年,江门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通过湾区人才岛AI电商产业园试点项目的示范引领,带动台山广海镇鲲鹏村集聚起一批农村电商企业,实现当地农村电商从“0”到“1”的重要突破,开辟村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在江门的发展变化中看到自己建议逐渐成真,我挺有荣誉感的。”尤圆圆说,这进一步鼓励她更加主动履职尽责。
农文旅融合是她关注的又一重点话题。结合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千方百计激发消费潜能”,尤圆圆认为,以农文旅为试点,可以通过让本地企业“强起来”,带动消费需求“旺起来”,“例如,企业可以强化产业链协同,从农场到餐桌,鼓励使用江门本地企业产品和农产品。”
去年,开平-台山入选广东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首批试点,在尤圆圆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契机。“台山有许多包括丝苗米在内的品牌,开平近年来旅游发展势头正盛,接下来我想从这个角度去思索,提出更多好的建议。”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