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黎禹君) 近日,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初选会在北京举行。活动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从全国243项申报项目中遴选出100项优质案例入围终选。江门市博物馆申报的“‘以侨为桥’——全覆盖导览服务项目”成功入选百强案例。
此次入围终选的优质案例涵盖宣传讲解、研学、主题展演、展览展示、数字化传播及其他六大类别。广东省共有7家博物馆的项目入选,市博物馆申报的项目位列其中。
市博物馆长期立足“以侨为桥”,以“讲好华侨故事,传承侨乡文化”为核心,着力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创新型的导览服务体系,并打造“导览+研学+体验”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成效显著。2024年5月,市博物馆获得2022—2023年度广东博物馆开放服务最佳做法推介之“最佳导览服务”奖。
该项目核心亮点在于首创全覆盖导览服务矩阵,突破传统讲解模式局限。一是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既为不同年龄层次的游客及团体提供免费的多语种讲解,又为高层次人才、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开设绿色通道。二是实现服务形式全覆盖,既有专家馆长导赏等深度服务,还创新采用“文物+讲解+剧情”相结合的模式,开启动态观展新模式。三是实现服务范围全覆盖,除了开设线上VR导览外,更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展线上导览方式。
同时,该项目构建了“青少年探究式学习路径”,开发《薪火传承:侨梦启航,少年担当》《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等12个主题研学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文物修复体验、侨批密码破译等互动环节,让青少年在“参观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