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李晓仪
7月25日,江门市丰乐水质净化厂整体搬迁工程项目提前5个月实现通水,刷新我市同类项目建设的纪录,创造“江门国资速度”。广东聚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常务副总经理罗健福感慨:“项目推进过程中,审批环节高效便捷,为我们节省了2—3个月时间,让项目得以提前开展后续工作,抢抓施工黄金期。”
这是江门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智慧审批等举措,使审批效率大幅提高,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控制在55个工作日内。
制度创新打出“组合拳”
走进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7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这个百亿级新能源项目,从拿地到动工仅用时11天,创造了集团内部建设速度新纪录。“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让我们感受到了江门对企业的重视。”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建设负责人贾怀军说。
2022年初,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刚刚落户,江门便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实施“靠前服务”“承诺制”“容缺受理”等创新服务,推动“拿地即开工”“零地增资扩产”。2年时间,项目创下一个个“江门速度”。
这得益于江门打出的一套制度创新“组合拳”。江门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台103项配套改革文件,构建起覆盖前期服务、审批服务、中介服务等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其中,32项技术管控指标纳入土地出让条件,37种情形豁免工程规划许可。通过企业自主选择分阶段申办施工许可、分期联合验收等创新举措,全市1.1万个系统办理项目平均审批时间较改革前压缩超70%。
针对不同项目特点,江门量身定制12类审批流程图,场景式引导企业申报,提供精准的申报路径。通过统一实施并联审批,审批部门借助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实现了审批流程的无缝衔接。
江门还在全省率先推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目录与工程档案归档目录合并编制改革,通过制度创新,让建设单位“一套资料目录、多场景应用”,可节约项目管理成本约1元/平方米,减少企业档案资料整理工作量40%以上,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约15个工作日。
这种分类施策、并联审批、工程档案资料多场景应用的模式,保障了审批质量,显著提升了服务效能,同时大幅降低了企业成本。罗健福表示,江门工程建设系列改革措施对项目提速帮助极大。“过去,各项审批按部就班,一个环节完成才能进入下一个,耗时长。现在实行并联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周期。”
打造高效便捷审批系统
在制度创新的同时,江门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审批系统,建成覆盖市县镇三级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现与30个国家、省、市、县业务系统和公共平台的对接。从项目前期的合规性检查,到网上申报、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环节,都可在系统内完成。
为解决申请人因信息不对称、材料准备不充分而导致申报准备和审批周期长等问题,我市还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配置申报辅导子系统,为企业提供申报辅导服务渠道。审批部门和公共服务企业会及时响应申请人的需求,提供全流程、个性化的申报辅导服务,为正式申报按下“加速键”。
该系统运行以来,企业提交申报辅导事项162件,覆盖立项、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审批阶段。以“地名命名审核、审批”事项为例,将“多部门跑”简化为“网上全流程办”,审批时间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6个工作日以内,达到了“减材料、减时间、减程序、减跑动”的目标。
对此,罗健福深有感触:“现在线上能办理很多业务,跑动次数明显减少,提交材料也大幅简化。相关部门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了重复提交材料的情况,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此外,江门以项目代码贯穿项目审批、监管、建设实施全过程,并采用“无感赋码”方式,免审批实时拆分工程代码,较好地满足了分期、分单体建设的工程对审批、监管信息统一汇聚到项目代码的管理要求,加快了企业申报速度。贾怀军表示:“我们一期项目就是采用一个项目拆分为多个单体工程的方式进行申报,审批周期至少缩短两个月。”
提供帮办代办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江门建立“1+7+N”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即1个市级加7个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联动N个园区,提供从项目洽谈到落地投产的全周期帮办代办服务。
江门还成立政务服务志愿服务队,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上门办、帮办代办、政务宣传等暖心服务,将帮办服务从政务大厅延伸至企业“家门口”。通过“面对面”答疑、“手把手”辅导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前整理申报资料,缩短后续办理时间,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截至目前,我市为企业提供线上代办业务113宗,线下提供无偿帮办代办服务8157次,召开项目协调会218次,提供上门服务404次,绿色通道服务1739次。
对于动工迫切的投资项目,江门推出“拿地即开工”的模式,开平建邦杭萧、三埠荣诚车间等项目通过部门靠前服务,在取得土地后即获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为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
当前,江门正持续深化审批改革。随着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将有更多项目像丰乐水质净化厂、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样,在侨乡大地跑出建设“加速度”。
正如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刘静瑜在2025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上说的,“江门各级政府不仅提供政策扶持,更将企业视为城市合伙人。我们在一起,就会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