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张茂盛 通讯员/区志宏) 协调各方力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以更大格局推进滨江新区规划发展、统筹各方资源做好长者助餐服务……在昨日召开的“一府两院”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意见交流环节,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省、市人大代表轮番发言、各抒己见,共商现代化侨都建设大计,场面十分热烈。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市采取有力措施,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平稳,发展潜力和后劲不断增强,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大代表纷纷表示,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
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正增长。其中,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超序时进度7.5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预算工委主任赵崇景对此给予点赞,同时围绕企业困难、固投乏力等问题,建议政府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通过大力推动电商龙头企业与江门企业融合,充分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助企精准高效对接海外市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系列举措,激发企业增长潜力,帮助企业抢抓订单、开拓市场、渡过难关。
滨江新区目前楼盘林立、人口集中,其软硬件建设成色如何,市民非常关心。上半年,该区域在道路交通、集贸市场、文体设施等方面均取得新的成效。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唐加立认为,滨江新区是体现江门城市品质的重要区域,但目前在商业、文化、产业等方面与市民期待还有距离,建议政府更深入广泛听取群众和专家的呼声、诉求,以更大格局谋划、推进滨江新区的建设,进一步满足市民需求。
今年上半年,我市积极参与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建成镇(街道)综合服务养老中心58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941处,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着力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委专职副主任委员张江然对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市还存在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尚未完善、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数量不足、高端养老机构缺口大等问题,建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优化养老产业生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机构、支持本土银发经济企业发展壮大、谋划一批医疗康养项目、统筹各方资源做好长者助餐服务等举措,不断满足银发群体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为基层松绑减负、推动市属国企高质量发展、繁荣地方文化事业、推动消费升级等,梁炎浓、梁俏钧、梁汉文、钟淑华、苏培适、陈顺文、丁俊超、陈锦珠等多位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履职经验,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