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内,“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情”家风专题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驻足观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今年暑假,“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游人如织。在“一生家国梦 几代赤子情”家风专题展前,广州游客陈雪莉与十岁的儿子驻足良久,泛黄的家书与墙上醒目的“爱国十二德”无声诉说着历史。“梁氏子女个个成才的故事令人震撼,这正是新时代家教家风建设的典范!”陈雪莉感慨道。
百年前梁启超“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箴言,此刻正叩击着无数当代父母的心扉。历经百年岁月,村口的凌云塔依旧巍然,守望着这片孕育了“中国家教第一人”梁启超的家乡沃土。他缔造“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教育奇迹,让“启超故里”成为侨乡江门闪亮的文化名片,更成为涵养新时代家教家风、淳化社风政风的宝贵精神源泉。
故居焕新
立体展陈活化启超家风
“这24年家乡变化实在太大。”故地重游的梁启超外孙女章安秋感慨万千。更让她动容的是当地对启超精神的守护与活化——经过系统性修缮,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焕然一新,形成故居(呈现梁氏家族脉络)、仁堂(聚焦家教家风精髓)、旧乡府(展示教学历程)等七大主题展区,生动呈现一部立体的家风教科书。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启超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时间拨回2022年,江门市与清华校友总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美术学院、国学研究院、校史馆、档案馆等开展合作,共同编制《茶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梁启超故居及周边环境风貌控制导则》《新会茶坑村建筑修缮改造与环境提升工程方案》,旨在系统保护与活化利用,对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旧乡府等建筑进行修缮及布展,携手加强启超故里建设。
市委书记陈岸明高度重视启超文化研究、弘扬与发展,专门成立活动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并先后10余次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实地调研考察,对提升展陈水平、打造“启超文化”品牌进行精心谋划和部署。市长吴晓晖多次到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考察,对进一步完善梁启超专题展内容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2023年恰逢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市委、市政府谋划推动下,江门高水平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及梁家后人的充分肯定。其中,首届“梁启超文化月”围绕“爱国、家风、强国”三大主题,精心策划了30余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启超家风IP转化为可感可学的教育资源推向深入。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家族是传承优良家教家风的绝佳典范。新会梁启超故居纪念馆馆长邓健冰介绍,在阵地升级改造的基础上,纪念馆在各级文明办和妇联指导下,持续活化传统文化、家教文化和理想信念教育。
一方面,深入盘活文化资源。与市内中小学校建立常态化合作,组织青少年参观学习;持续举办启超家风“袋袋”传公益教育等活动;联合文旅部门策划全省书法大赛、全球楹联大赛、“梁启超在我心中”中学生演讲会等专题活动,以及家教家风志愿服务沙龙、讲座、研讨会等,让启超精神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活力。
另一方面,着力讲好家风故事。组建由员工和志愿者构成的专业宣讲队伍,设立“学启超家教·传优良家风”专题图片展室,组织宣讲团深入学校、幼儿园进行专题宣讲,让启超家教理念“活”起来、“动”起来。同时,积极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发放教育资料数10万份,将梁启超的爱国思想与先进家教理念转化为新时代教育资源,播撒向更广阔的人群。
家风化雨
百年家风浸润千家万户
周末的新会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总是充满活力。启超家教讲堂内,家长们品读《饮冰室家书》,汲取“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育人智慧;非遗工坊里,亲子家庭巧手制作新会葵扇,在指尖流转间体悟匠心传承;不远处的“悦读馆”书声琅琅,齐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铿锵名句。
类似这样将启超家教融入日常的教化场景,在江门城乡已是常态。市民周锋经常带孙子到东湖公园散步,园内55块镌刻着陈白沙、梁启超等先贤家训的文化展板与绿荫相映成趣,“孩子指着梁启超‘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那句话问我,这比干巴巴的说教管用多了!”
这些融入景观的公益广告,如同文明的种子悄然播撒。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近年来,江门各级文明办和妇联积极行动,深挖本地优秀家教家风资源,利用传统祠堂、名人故居和公园绿地,打造家风家训长廊、家庭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和家教家风实践基地。
其中,以“启超家风”为特色品牌的打造尤为突出。江门深入发掘启超家教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梁启超故居作为“广东省家教家风实践基地”的辐射作用,举办了专题图片展、家庭文明墙绘征集、亲子诵读比赛、中小学生书信比赛、家风家训征集等系列活动,发布《梁启超家教家风故事》《恩州好家风》等读本,引导广大家庭传承启超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
同时,江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作用,持续开展“学启超家教 传优良家风”百场巡讲活动。这让梁启超先生“爱国、敬业、自强”的良好家风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和煦春风般吹进千家万户,融入日常教育实践,真正实现了百年家风的浸润与传承。
清风正气
家风廉韵滋养侨乡政风
优良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石,更是清廉政风的源头活水。在江门,对梁启超家教家风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正有效延伸拓展至廉政建设领域,为涵养清正廉洁的政风注入源头活水。
在启超故里新会,结合深化纪律教育,新会区纪委监委创新方式方法,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新会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注重挖掘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基因,积极协调宣传、文旅等部门,将梁启超故居纪念馆有效转化为廉洁文化宣传的生动课堂。”
为此,新会区纪委监委深入梳理梁启超家书中的治家格言、廉洁故事及箴言警句,在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内巧妙融入廉洁文化元素,设立专门展示板块。同时,结合“梁启超文化月”等活动,深入开展“家风助廉”主题教育活动,生动讲述梁启超教育子女清白做人、勤俭持家、不谋私利的故事,例如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拒绝高额设计费,坚持简朴生活等,引导党员干部及其家属从中汲取廉洁养分。
新会区廉政教育基地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基地内图文并茂,既有本地区真实鲜活的案例警示,又有历史名人的廉洁故事感召,通过正反对比,发人深省。“参观后,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也激发了担当作为的动力……”一位刚参观完的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梁启超先生的家教智慧,在新时代的启超故里,正通过家风涵养社风、社风促进政风、政风反哺家风的良性循环,持续赋能侨乡文明建设,让清风正气充盈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