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现场人头攒动,共吸引2895名黑龙江学子入场。
近日,“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黑龙江地区)首场活动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作为活动承办方,江门组织广东揽才团队跨越3000公里来到哈尔滨,携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机遇与满满诚意,向广大黑龙江学子发出邀约。
本次招聘活动共吸引了2895名黑龙江学子入场,现场接收简历2828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85人,线上直播、线上平台收到简历超1.2万份,有力推动了南北人才协作与共同发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江仁轩
名企优岗
南北携手共创未来
活动精准对接黑龙江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组织了大量契合当地人才特色的优质岗位,包括中广核、广汽集团等大型国企,芳源股份、嘉腾机器人、纳思达等头部企业,以及中山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等高校及科研机构。
据统计,首场招聘会线上线下参会单位超210家,释放优质岗位数近6000个,涵盖本硕博;薪酬竞争力强劲,年薪20万元以上岗位超2000个,50万元以上岗位超170个,并提供了多个百万年薪“金岗”。
招聘会一开始,各招聘单位展位前迅速围满了咨询和投递简历的学生,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其中,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颇受学子青睐。该公司人力总监吴佳文表示,收到的简历投递涵盖哈工大本科、研究生及博士群体。“哈工大技术人才储备雄厚,非常希望优秀人才能加入团队。”吴佳文说。
“哈尔滨今天气温很低,但招聘现场人气很旺、氛围很好。”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吴梓超透露,此次带来的招聘岗位涵盖汽车产品研发、销售、智能制造等,旨在为集团核心业务板块补充人才,当天线上线下收到简历有四五百份。
来自不同学历层次和专业背景的学子,都在此次招聘会上看到了心仪的机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生颜子敏说:“我比较关注江门,倾向于找高校和科研单位岗位,发现五邑大学无论是平台还是待遇都很不错。”
招聘会的热度直接转化为实质成果。来自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海波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项目经历,在与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深入交流后,双方当场达成就业意向并签署了意向书。
此外,本次活动还采用“线下主场+线上云聘”的融合模式,在传统面对面洽谈之外,同步开设“直播带岗”等线上渠道,使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学子都能实时参与,有效扩大了招聘辐射半径和人才储备池。10月16日,直播平台累计观看超24万人次。
现场签约
中广核发出25张录取通知书
此次黑龙江专场招聘,广东把“重才爱才”的诚意直接送达招聘会现场,精心设置了“BOSS直聘区”“人社局长带岗区”“博士面对面区”,打通人才与政府部门、优质企业的直通桥。
中国广核集团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丹到场,以哈工大校友的身份向母校学子带去大湾区的机遇与诚意,并现场签约25名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青年学子。
为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江门市委、市政府关于“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号召,中广核集团于9月份启动了2025年度校园招聘。在校招中,经过两轮人才测评、三轮面试和体检,第一批共25名学生进入最后签约环节。下一步,中广核集团将持续推进黑龙江地区各批次录取工作,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加入。
“此外,中广核集团还提供了涵盖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产业金融等多个领域优质岗位,并为每一位毕业生提供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与清晰的成长路径。”刘丹说。
“人社局长带岗区”内,江门各县(市、区)人社部门负责人与学子面对面交流,从区位优势到龙头企业,从产业布局到人才需求,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江门的就业创业机遇。“通过‘人社局长带岗区’平台,我们向黑龙江学子推介江门市蓬江区的产业与人才政策,促成4名学子现场与企业签约。”蓬江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说。
在“博士面对面区”,求职博士与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的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江门博士招聘信息以及有关博士人才政策。来自巴基斯坦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学专业博士阿尔沙德·法鲁克表示希望在广东找到专业对口的心仪工作,并在广东定居与生活。
此外,招聘会场巧妙融入岭南文化、“十五运”元素,设置城市形象展示、非遗体验、咖啡茶饮、打卡互动等展区,现场发放超6000份人才礼品,让黑龙江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切感受广东引才的暖心温度和“中国侨都”的独特魅力。
声音
从松花江到珠江——两位哈工大校友现身送大湾区“橄榄枝”
10月16日,在“百万英才汇南粤”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黑龙江地区)首场招聘会上,两位哈工大校友——中广核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丹,江门市大长江集团豪爵研发中心工程师罗静,深情分享了自己在广东的奋斗历程,向母校学子传递来自大湾区的机遇与诚意。
中广核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丹:
邀请黑龙江高校学子来大湾区
我1999年毕业于哈工大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当年夏天,怀揣着“想干点事”的坚定信念,我签约了中广核,跨越山海关,来到南海畔,成为大亚湾核电站一名见习运行操纵员,自此开启了与核电事业的不解之缘。
2020年,我调任至台山核电。工作中,我将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态度融入核电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持续创新,保障了机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2024年取得了年发电量突破240亿度的成绩。这一成果相当于为大湾区每年减少近2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其环保效益堪比在江门种下5.4万公顷森林,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带着松花江的记忆、珠江的潮声,再次回到母校,回到梦开始的地方,我想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心意,向黑龙江的高校学子带来大湾区的邀约:我在广东,等你们!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豪爵研发中心工程师罗静:
从犹豫到扎根,我庆幸自己的选择
6年前,我从哈工大毕业后来到江门就业。江门的区位红利是我选择它的重要原因。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江门的交通网络早已实现“1小时湾区生活圈”。更让我心动的,是江门拥有广阔的“产业舞台”。只要有能力、有想法,就不用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里的产业生态总能为奋斗者匹配适合的成长赛道。
而最让我有“归属感”的,是江门对人才的“真心实意”。刚毕业时,我十分担心住房问题,但是蓬江区直接给了我“定心丸”——当地人才房最高能享五折优惠。这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外来的打工人”,而是“江门蓬江发展的参与者”。
在我看来,江门不只是一座工业城,更是一个有温度、有烟火气的家园。在这里,既能找到奋斗的激情,又能安放“诗和远方”。6年前,我选择江门时也曾有过犹豫,但现在回头看,我庆幸自己的选择。愿更多年轻人在江门不负韶华,执笔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