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开平市水口镇开庄村,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新修缮的文化楼和刚兴建的“初心”广场,诉说着该村近几年的变化。为实现“达标创优”整顿工作目标,开平市坚持问题导向,以“党建、经济、民生、治安”四个“问题清单”整改为抓手,创设“四张问题清单”整顿法,精准推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据介绍,“四张问题清单”整顿法是开平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已在开平全市推广,并成为23条(个)村级换届选举重点难点村(社区)整顿的重要抓手。该做法获得江门市委的肯定和江门市委组织部的推广。
江门日报记者/胡涛 通讯员/劳荣杰
列明清单逐项整改 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蝶变
2018年以来,开平市水口镇开庄村,长沙街道三江社区,苍城镇下湾村,沙塘镇丽新村、台洞村5个村(社区)因村组干部涉嫌敲诈勒索团伙犯罪等问题,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重点整顿。为实现“达标创优”整顿工作目标,开平市坚持问题导向,在组建调研组进村入户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解剖麻雀”问题剖析会,深入查找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实事、社会治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以四个“问题清单”整改为抓手,逐项抓好整改落实,精准推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据了解,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主要从党组织阵地建设、村组干部队伍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执行组织生活制度等方面深入查找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经济发展问题清单方面,主要是深入查找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问题,精准施策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民生实事问题清单方面,主要是深入查找群众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列出急需办好的民生实事清单,按照实事求是、先急后缓原则,逐项抓好解决,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诉求,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社会治安问题清单方面,主要是把扫黑除恶工作与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摸排社会治安隐患,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通过四个“问题清单”整改,开庄村等5个村(社区)筑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实现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的蝶变,由“后进”变为“先进”。例如,开庄村与依利安达公司开展村企共建活动,解决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并增加房租年收入150多万元;三江社区盘活空置厂房,租金收入每年增加200万元;下湾村加强对集体经济合同的管理,利用农村“三资”交易平台对到期的合同进行公开招投标,确保集体经济增收;丽新村投入25万元开展村庄建设,推进汝瑞小学门口空地建设休闲公园,提升人居环境;台洞村投入约780万元重建长潭桥,满足台洞村及周边群众的出行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助力重点难点村(社区)整顿
“‘四张问题清单’整顿法已成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在近来的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以来,开平市精心组织、抓紧抓实抓细重点难点村(社区)整顿工作,切实将“四张问题清单”整顿法的工作经验用在实处。
通过排查,开平市共确定换届选举重点难点村(社区)23条(个),这些村(社区)大多存在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后备干部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难点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开平市借助“四张问题清单”整顿法聚焦“两台账—总表—清单—简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重点难点村(社区)整顿工作。“围绕‘选好配强班子、全面消除隐患、依法依规选举、加强组织领导’四大板块,将换届选举工作分解为60个小项目,使工作责任更加清晰,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这些村(社区)的问题大多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三江社区加大“两委”干部人选物色培养力度,通过扶上马、送一程,加快帮助他们在群众中树立威信,选优配强了平均年龄35岁的年轻化高素质“两委”干部队伍。“23条(个)重点难点村(社区)都已经物色培养了比较成熟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新任‘头雁’全部调整到位。”开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张问题清单”整顿法通过实践有效解决了现有难题,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四张问题清单”整顿法形成了常治长效的工作机制,成为基层党建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开平市基层党建注入新动能,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