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龙学校新教学楼投用。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铜像。
董淑猛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受访者供图
梁金山小学开设剪纸课堂,提供优质课后托管服务。
为步梯楼宇加装电梯,方便群众生活。
开平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唐家乐应征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演奏任务。 受访者供图
开平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碧道工程建设。
去年国庆假期,开平接待游客28.34万人次。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会点,开平市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谱写了新时代开平发展的新篇章。为充分展示过去一年难忘的奋斗历程和发展成就,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变化,激励开平全市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即日起,江门日报社开平记者站启动开平市2021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由广东骏贤集团有限公司冠名支持,新华书店开平分店协办。
经初步筛选,共选出30件2021年开平市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新闻事件,请广大市民踊跃投票,选出最能体现2021年开平发展变化的新闻。
1 开平城区首座人行天桥
——百汇天桥正式投入使用
2021年1月,百汇天桥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开平市开通的首座人行天桥。该天桥位于开平市城区百汇市场附近,横跨G325国道。百汇天桥与大宁天桥同属开平市G325国道水口至交流渡中央分隔带开口及平交口整治工程。其中,百汇天桥于2020年初动工,是该工程中最早投入使用的天桥。这座开平城区首座人行天桥,是该市将“为民办实事”理念贯彻到底的生动注脚。
2 开阳高速月山站出入口开通
开阳高速月山站出入口于2021年1月16日0时正式开通。月山站位于开平市月山镇,往东距开阳高速水口站互通立交约5.5公里,往西距开阳高速开平站互通立交约6公里,站内设置4入4出共8条收费车道,出入口各设置2条ETC专用车道、2条ETC/人工混合车道。开阳高速月山站出入口开通后,将为月山镇周边群众提供更方便的出行选择,群众可直接经该站进入开阳高速,不需再绕路水口站,有效改善了开平市东北部的交通状况。
3 食品产业引入世界500强企业
开平致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2021年3月8日,江门市2021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开平分会场活动顺利举行。开平市11个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投产),总投资达40.91亿元,实现投资建设“开门红”。
其中,广东丰嘉食品有限公司粮食加工及仓储物流项目的投产引人关注。它由香港上市公司嘉士利集团有限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北大荒农垦集团控股子公司北大荒丰缘集团有限公司联手建设,为开平市打造百亿食品产业集群做好铺垫。
4 鼓励步梯楼宇加装电梯
最高可获8万元补助
2021年3月12日,开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印发开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助办法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开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其中,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每台加装电梯补助8万元,六层住宅每台加装电梯补助6万元,五层住宅每台加装电梯补助5万元,四层住宅每台加装电梯补助4万元。
5 开平推进新一轮
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21年以来,开平市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
2021年,开平市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养“双提升”,增强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感。积极推选“开平好人”、江门市文明家庭和江门市道德模范,成立开平市“先进人物”宣讲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三进”宣讲,营造崇尚、学习、宣传模范浓厚氛围。建成285个文明实践机构和2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点,发展志愿者近10万人。组织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九大行动”,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六送”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公共服务、公共秩序、公共环境等热点问题。
6 开平市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2021年3月23日起,开平市符合条件的市民可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开平市设立开平市中心医院、开平市中医院、开平市妇幼保健院等20个新冠疫苗接种点负责大规模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各镇(街)。
新冠疫苗大规模人群接种工作分阶段实施。一年来,开平市按照上级有关部门指示,认真部署,逐步推进18-59岁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15-17岁人群、12-14岁人群、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努力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7 开平启动“交房即发证”服务试点工作
10名业主同时收到钥匙和“房本”
2021年4月22日上午,开平市税务局、开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平市自然资源局、开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开平市融创潭江首府共同举行“交房即发证”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仪式,标志着“交房即发证”创新改革工作在开平全面启动。当天,10名业主同时收到新房钥匙和“房本”。
8 开平打造全国首个“柔道之城”
2021年5月21日,共建开平市“柔道之城”签约仪式暨广东省柔道训练基地揭牌仪式在翠山湖实验学校举行,积极推动开平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进一步探索“体育+旅游”“体育+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
据悉,广东省柔道协会与开平市共建全国首个“柔道之城”,并在开平市揭牌成立广东省柔道训练基地,是贯彻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旨在发展柔道特色学校,促进竞技柔道与大众柔道体育赛事有机结合、有效运行。
9 百合镇茅冈村入选“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
开平市百合镇茅冈村拥有“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周文雍故居,及周文雍少年时读过书的碉楼“镇东楼”等红色遗址,2019年被列为江门市“红色村”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被评为“江门市基层党建示范村”,2021年被列入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是江门市目前唯一入选试点的红色村。近年来,茅冈村围绕打造“开平红色文化高地、侨乡党员精神家园、乡村振兴示范案例”的目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扎实推动“红色村”全面振兴。
10 董淑猛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1年6月28日下午,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一批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中,开平市玲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董淑猛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董淑猛,开平市玲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选择驻守在开平大山深处的麻风病专科医院。2004年至今,十几年如一日,他以医院为家、视病人为亲人,不仅为他们治病,还带老人们外出看世界、为老人举办婚礼,帮助老人们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同时,还帮助医院通上有线电视,修好山外通往医院的水泥路。筹划建设“麻风印象博物馆”,推动全社会关爱麻风病人。2007年以来,董淑猛先后获得“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2011年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11 周文雍陈铁军夫妇
入选100名重要英雄模范名单
2021年7月1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举行。100位重要英雄模范名单依次出现在大屏幕上,周文雍、陈铁军夫妇名列其中。
1928年,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共产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英勇就义。在为党的事业献身的最后时刻,他们留下了一张“铁窗前的合影”,成为我党革命历史中的珍贵影像。
“这是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1962年,周恩来总理号召作家们把周文雍、陈铁军双双走向刑场、同赴死难的故事写成戏剧。以二人为原型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更是传遍大江南北。
12 开平男孩唐家乐应征参加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现场演奏任务
2021年7月1日,是党的百年华诞。在这个神圣而伟大的日子,来自武警广东省总队的军乐战士唐家乐应征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现场演奏任务。唐家乐籍贯开平市三埠街道,于2018年9月参军入伍。
“能够参加这次盛会,我倍感光荣。虽然排练过程异常艰辛,但当我站在天安门广场,紧贴祖国心房的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唐家乐说。
13 《天露山下映山红》——开平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推出
百转千回,百炼成钢,百年风华正茂;千山万水,千磨万击,千秋伟业在胸。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这次会议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辉煌,初心不改,砥砺奋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2021年7月23日,《天露山下映山红》——开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正式推出。
记者奔走开平各地,挖掘本地红色历史故事,传扬天露山下的英雄事迹;走访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汇集各界声音……这些故事和声音熠熠生辉,就像杜鹃花一样,映得满山红火。
14 开平市“两山”展示馆揭牌启用
是广东省首个“两山”宣教基地
2021年7月29日下午,开平市“两山”展示馆正式揭牌启用。这是广东省首个“两山”宣教基地,将成为开平市“两山”理念实践成效的展示窗口、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宣教的重要平台。
开平市“两山”展示馆位于塘口镇旧圩,临近江门市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该馆将成为江门市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重要教学载体,对提升全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促进作用。
15 开平市祥龙学校、侨园路小学等学校
新教学楼投入使用
2021年9月1日,继迳头小学、幕村小学新教学楼投入使用后,开平市祥龙学校、侨园路小学等学校的新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共新增学位2430个。
祥龙学校位于三埠街道体育东路1号(原开平市体育学校),招收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36个班1620人。项目按时按质完成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安装,3幢新教学楼投入使用,设有教室36间,并有办公室、电脑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舞蹈室、书法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电教室、多功能自动录播室、综合实践室及其他功能室。改造升级后的祥龙学校环境更好,学生有了更多活动空间。
侨园路小学创办于1985年,之前设置了16个教学班,学位不足。为此,开平市实施侨园路小学新建教学楼及运动场工程。项目位于长沙街道侨园路6号地块及侨园路小学原校区内,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2幢教学楼、200米跑道运动场等。侨园路小学的新教学楼,为该校增加班额18个、学位810个。
16 塘口镇入选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2021年8月,中国侨联确认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共79个,开平市塘口镇榜上有名。
塘口镇有常住人口3.1万,有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6.43万人。该镇是我国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江门唯一5A级旅游景区——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所在地之一,拥有“中国华侨园林一绝”之称的立园。
17 开平市落实“双减”政策
在城区学校推广晚托
2021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开平各中小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等工作,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平各中小学校从实际出发,全面开展校内课后服务,教师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为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拓展学习空间,实现小学生不带书面作业回家、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同时,各学校还围绕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拓视野、增强实践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术、劳动社团活动,努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发展需求。
18 开平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
全力打造“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
2021年9月2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开平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幕。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把开平市打造成为“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
会议提出今后五年的具体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19 2021国庆假期开平旅游揽金1.7亿元
接待游客28.34万人次
2021年10月1-7日,开平共接待游客28.34万人次,同比增长10.12%,实现旅游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94%,基本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接待水平。
开平旅游市场红火的同时,也呈现了一些新特点。其中,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乡村旅游景点备受青睐,餐饮、民宿市场火爆,乡村旅游服务配套升级,更多游客选择在开平住宿过夜。
20 水口镇上榜全国千强镇位列第428位
2021年10月,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日前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成果”,研究将建制镇的综合实力纳入研究范围,形成《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水口镇上榜,位列第428位。
在上百年侨文脉积淀与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下,水口镇凭借敢为人先、精准敏锐、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铸就了“中国水暖卫浴生产基地”。近年来,在开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口镇着力推动镇内水暖卫浴、新一代信息技术、纺织服装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张又一张亮眼的经济发展成绩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21 第三届沙飞摄影周开幕
利用影像助推开平走向世界
2021年10月22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摄影委员会、中国摄影报社、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开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的开平”——第三届沙飞摄影周在开平市美术馆开幕,进一步促进摄影家、摄影爱好者的学习交流,利用影像宣传推介侨乡开平,助力开平市打造“先进制造强市、文化旅游名城、山水生态家园”,走向世界。
22 2021年广东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塘口镇举行
2021年10月23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江门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中国水稻栽培学》发行60周年暨2021年广东丝苗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塘口镇举行。
此外,2021年11月5-6日,主办方在塘口镇自力村开展丝苗米文创系列活动;举办稻田走秀(音乐会),组织摄影爱好者到稻田采风,拍摄短视频,提升广东丝苗米品牌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丝苗米产品附加值。
在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过程中,开平市通过加强丝苗米品牌建设,提升丝苗米产品质量,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努力打造大湾区“米袋子”。
23 2021年开平市
“侨夺天工”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2021年9-12月,开平市“侨夺天工”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行,共举办了7场次的竞赛,涉及18个竞赛工种,包括“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农村电商、砌筑工、茶艺师等,累计有近400名选手参与角逐各项大奖。
大赛将传统项目与新生项目相结合,涉及行业广泛,赛况精彩纷呈,搭建了开平市各行业技能人才成长和展示风采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重视提升技能,示范引领全社会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
24 开平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 3年预计新增100套
继开平市赤坎镇32套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后,2021年,开平市启动在黄金海岸小区的人才公寓建设,3年预计新增100套。据介绍,黄金海岸小区人才公寓的装修标准为:居室内日用家具、卫生设备等基本起居设施一应俱全,水电气安装入户,有线电视、宽带网终端到位,每套人才公寓均配有空调、热水器、洗衣机以及厨房“三件套”(煤气炉、抽油烟机、消毒碗柜)。同时,开平市计划在该小区建设人才交流中心,配套建设办公区、展览室、图书室、休闲区等,此外,将聘请专业的人才管家和有资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为人才创造平安、温馨、和谐的居住环境。
25 开平市实现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全覆盖
2021,开平市有力推进“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以下简称,“双百工程”)相关工作,已设立“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15个,实现了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全覆盖,有“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点26个,聘用“双百工程”社工96人,为社工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6 开平侨批(银信)专题展开展
为贯彻落实江门市“侨都赋能”工程,进一步传承和传播侨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群众感受侨乡游子的奋斗精神、家国情怀以及诚信品质,2021年11月11日,由开平市博物馆举办的“一纸情长——开平侨批(银信)展”开展。展览分为“华侨与银信”“递送渠道”“联系纽带”“保护活化”四大部分,向群众展示银信的由来、递送方式、内容和活化创新。
27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年,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平市深入发掘侨乡红色文化独特底蕴,有声有色运用“碉楼”和“侨”文化,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民惠民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
与此同时,为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开平市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年的100项民生实事和9批次共369项“民生微实事”全部完成,开平市各级各单位梳理的1001项民生实事,亦全部完成。
28 开平市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21年,开平市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是广东省当年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此外,开平市还是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之一。
作为农业大市、农机大市,开平市坚持把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强农机农艺相结合,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进一步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农业机械发展逐渐向智能化、大型化发展,解放劳动力,节约农业成本,推动乡村产业兴旺,为开平市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9 发挥生态优势推进碧道工程建设
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开平市的“金字招牌”。2021年,开平扎实推进碧道工程建设,串联起辖区的江、湖、城市公园、乡村美景,发挥生态优势,为群众打造一流生活品质。
在基本解决河涌水质黑臭问题后,开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从单纯治水到城市综合治理的转变,通过加强水生态环境修复,把碧道建设与开平碉楼文化、侨乡文化深度融合,还清于水、还水于民、还绿于岸,呈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岭南水乡景致,建设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打造理想水生活。
如今,一条条穿城而过的碧道各具特色,成为市民的休闲地、亲水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
30 开平市建筑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2021年12月30日下午,开平市建筑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开平市建筑产业联盟是由政府主导搭建、关联行业企业组成的产业协作发展联盟,是助力开平市擦亮“中国建筑之乡”品牌,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六大工程”的重要抓手。
这个拥有56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大产业联盟,“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将带领开平建筑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统筹:严建广
文/图 胡涛 敖转优 翁丹萍 潘贤珍(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