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坤捐资兴建的忠源纪念小学。
“忠源教育楼”“忠源教师楼”“忠源科学馆”“忠源宿舍楼”……走进开平市百合初级中学,随处可见带有“忠源”字样的教学、生活设施,令人印象深刻。
它们的背后,是当地一位香港乡亲的爱心与付出。他就是祖籍开平百合镇儒南田樵村(现属儒北)的香港著名企业家胡耀坤。
自改革开放以来,胡耀坤积极捐款支持公益事业,先后为家乡开平等内地各项公益事业捐款超过7000万港元,在开平捐资兴办了忠源纪念中学、忠源纪念小学、港口中医院、百合初级中学多栋教学楼、开平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楼,设立开平市文化基金、孤儿基金等。他在家乡投资创办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荣获广东省“外来投资者突出贡献奖”,并被授予江门市、开平市“荣誉市民”称号和2009年江门市慈善家奖。
古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胡耀坤的一生经历,充分诠释了这一精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严建广 李淑珩(署名除外)
幼年经历坎坷 刻苦上进终事业有成
胡耀坤于1935年10月出生在开平一个贫苦侨眷家庭,为了帮补家计,他在家乡断断续续读了5年小学后,不得不辍学挑起木架子,走街串巷卖豆腐。
“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三哥(香港熟悉胡耀坤的人士尊称他为‘三哥’)说这些不如意并没有让他失意,反而激起了他求学的欲望。”追忆曾相识、相交30余年的胡耀坤,他的生前好友、曾经的公司合股人陈立松说。
少年的胡耀坤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刻苦自学,后来得益于热心人士的帮助,他考进了广东省立珠江中学(今广州市六中),圆了“上学梦”。虽然胡耀坤有了再次上学的机会,可惜终因家贫,一年多后,他不得已结束短暂的中学生活,辍学去香港谋生。
到了香港,胡耀坤怀着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从普通的学徒工做起。虽然当时学徒待遇很差,每天要干十八九个小时粗活重活,报酬只有两餐一宿,但是他仍坚持下去。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和磨炼,胡耀坤最终成为出类拔萃、声誉显赫的实业家、慈善家。
40余年回馈桑梓
大力捐资支持家乡教育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致富后的胡耀坤,回顾自己的坎坷人生,患难时热心帮助过他的人们浮现在眼前,他一心想要报答这些恩人。
1980年,阔别家乡20多年的胡耀坤回到开平探亲,当他了解到家乡建设需要资金时,毫不犹豫捐资60万港元兴建侨园宾馆忠源楼,捐资12万港元建设文化楼、铺水泥路。1982年,他又捐资20万港元建设开平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捐资10万港元建设开侨中学教职工宿舍大楼;1988年,捐资150万港元建设三埠忠源纪念中学,捐资60万港元建设儒南小学;1989年,捐资50万港元建设开平第一人民医院放疗楼;2000-2006年期间,捐资500万港元扩建百合初级中学;2005年,捐资1000万港元扩建忠源纪念中学……
“胡耀坤先生对我们学校办学作出了很大贡献,可以说,没有他的资助就没有如今的忠源纪念中学。”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办公室主任龚杏慈说。忠源纪念中学的前身是开平长沙初级中学,1989年,胡耀坤得知该校要扩建校舍,便捐资150万港元,由政府拨地,县教育局补出建校不足部分经费,建设了如今的新校舍,并陆续兴建了艺术大楼、忠源楼等教学场所,扩建了高中楼,拥有了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大大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迄今为止,胡耀坤为忠源纪念中学捐资近2000万港元,约有2400名学生在校学习。
“我们现在看到的操场、教学楼、水泥校道、绿化等,都是胡耀坤先生支持家乡教育发展善举的成果。正因为有他慷慨捐资兴建新校舍,才有了学校今天良好的育人环境。”开平市忠源纪念小学校长关秋葩回忆道,以前校舍条件恶劣,20世纪80年代末,胡耀坤得知学校情况后慷慨解囊,独资捐助60万港元新建儒南小学。2009年,籍百合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契机,胡耀坤再次捐资用于学校扩建和旧校舍翻新,儒南小学也更名为“忠源纪念小学”。
“在我的印象中,胡耀坤先生曾说过,做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从回乡第一次做慈善到去世,他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这句话。”陈立松说。
心系乡亲慷慨解囊
故乡在全市最早通自来水
“老旧的土水沟淤积严重,引到地面的水减少,不仅影响耕种,还容易污染水质和环境。得知上述情况,20世纪80年代,胡耀坤先生捐资在村里的农田修建了三面光渠。”站在三面光渠边上,百合镇儒北村党总支书记关健强说,这条渠修成后引用大沙河水,为村民耕种带来了水资源,多年来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村民增收。
“我们村成为江门第一条喝上自来水的自然村,这要感谢当年胡耀坤先生的资助,村民们都很感谢他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儒北田樵村村民激动地说。当年的自来水管还是铁质,管道老化后造成内部生锈,导致自来水发黄。2013年,胡耀坤得知情况后捐资22万港元,帮助村里解决自来水管网改造问题,让村民们喝上了“放心水”。
“慷慨大方”,这是村民们评价胡耀坤善举时用得最多的词语。胡耀坤对完善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所作的贡献远不止修建三面光渠和解决自来水管网改造问题,村里的池塘花栏、公园、文化室、球场和花圃等,都可以看到胡耀坤留下来的善举印记。“田樵村能够入选江门市文明村,正是得益于胡耀坤先生捐资修建村里的基础设施。”关健强说。
情系家乡发展
投资建厂带动故乡经济
胡耀坤不仅热心支持家乡慈善公益事业,还情系家乡经济发展,兴办了开平兴时年服装有限公司、开平卫利房地产有限公司,为推动开平经济发展尽心尽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工业北移,转往内地,胡耀坤第一时间想到家乡,于1993年兴办了开平兴时年服装有限公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我们高峰时的产量达到每年出口约400万件成衣,为开平创造了一定的外汇收入,同时带动了当地的牛仔布、服装辅料等产业发展,对推动开平打造先进规模的牛仔布纺织生产基地起到一定作用。”开平兴时年服装有限公司营运总监邝流文说,该公司除了促进开平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还引进了当时香港先进的管理模式,培养出了行政管理人员、营销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如今,开平兴时年服装有限公司发展蒸蒸日上,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前瞻性调整适应发展,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方针,履行社会责任,为推动开平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2014年12月16日,胡耀坤在香港与世长辞,他艰苦创业、爱国爱乡、慈善为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永存,成为家乡宝贵的精神财富。
“赞襄善举自当仁,悦服人心为咏德。”田樵村西边大道牌坊上镌刻的这副对联,便是对胡耀坤不遗余力建设家乡美德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