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
前天,在阳光的照耀下,位于翠山湖高新区的企业厂房屋顶发出耀眼的光芒。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光来自厂房屋顶设置的光伏板,它们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绿电并入电网,为开平这座城市注入绿色动能,同时,也为这座城市划出了一道不断向下的碳排放曲线。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开平市在获批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基础上,积极“碳”寻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进绿色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向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探索建设县级低碳示范城市。现在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开平市是如何建设低碳城市的。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翁丹萍
通讯员/关凤燕
1
政策支持
争创低碳示范城市
开平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要全力争创县级低碳示范城市。随后,开平市迅速行动,陆续制定并出台系列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足见开平市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决心。
今年3月,开平市印发《开平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开平市能源发展未来5年目标和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保障能力,保证能源稳定、可靠和有效,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完善能源管理和应急体系,构建“安全稳定、清洁高效、多元互补、城乡协调”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开平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规划》不仅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还给出了发展路径,明确了未来5年的七大重点任务:推进能源设施建设,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面深化节能减排;深入推进能耗“双控”,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补齐民生能源短板,提高能源惠民服务水平;加强能源运行监管,保障能源供需安全。
记者从开平市发改局能源与循环经济股了解到,今年3月底,开平市完成了《开平市碳达峰研究分析报告》(即开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初稿);加快实施《开平市低碳示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为开平市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科学指引,以推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绿色低碳发展特色项目、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
除了政策的支持,开平市还积极引“金融活水”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贷再贷款,合理满足发电企业购买、储备煤炭等需求。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加大力度支持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及周边煤电改造升级。例如,人民银行开平支行推动全国首批、江门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成功落地开平,金额一共4800万元。同时,引导建设银行向蚬冈镇100MW农光互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8000万元,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为企业节省利息成本1500万元。
2
项目拉动
加快绿色能源发展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企业工业用电量占比较大,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对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开平市大力实施“产业振兴”行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开平市以项目拉动绿色能源发展。
光伏发电是开平市大力发展的绿色清洁能源之一。据统计,目前开平市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工作,截至2022年5月,开平市分布式光伏发电报装148户(其中企业报装100户,家庭报装48户),装机容量84147.96千瓦,2021年年发电量为1677.49万千瓦时,约年减少碳排放7565吨,每年可节约4898吨标准煤。
开平市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备案的有9个,装机容量1029MW,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为102900万千瓦时,约年减少碳排放46.4万吨,年节省约30.04万吨标准煤。
目前,集中式光伏项目动工建设的有4个项目,装机容量400兆瓦,有3个项目共300兆瓦已接入电网,已并网发电33.66兆瓦。已并网部分年均发电量3366万千瓦时,年减少碳排放约1.5万吨,年节省约9828吨标准煤。
晶科电力开平市蚬冈镇光伏发电项目就是集中式光伏发电的代表性项目,该项目分为100MWp农光互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50MWp渔光互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两期,规划用地面积共计约193.3公顷(2900亩),项目计划投资额6.2亿元,电站运营25年间年平均发电量约1.65亿千瓦时,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28.44小时。项目建成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8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4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975.64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326.76吨、粉尘7.86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晶科电力开平市蚬冈镇光伏发电项目经理杨帆告诉记者,农光互补项目主要利用未利用地、丘陵山坡、小池塘用地,实现地上发电、地下种植;渔光互补项目,则主要利用成片鱼塘建设,实现塘上发电、塘里养殖;这样就可以综合利用空间,可以最大化利用土地,盘活闲置土地,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项目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
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开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下简称,智慧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翠山湖2×100MW级燃气热电项目、翠山湖2×50MW级燃气热电二期项目是开平市骨干清洁电源项目。国家电投集团作为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排名第一的大型央企,其子公司智慧能源公司负责统筹建设经营国家电投集团江门区域光伏项目、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开平携手该公司推动绿色能源、零碳低碳能源项目建设工作,将有助于加速打造翠山湖高新区低碳园区、开平市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助力开平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4月下旬,开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一期燃气热电项目的输变电系统“心脏”——主变压器顺利就位;4月28日,项目启动锅炉本体吊装就位,拉开了启动锅炉安装作业的帷幕;5月20日,110千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简称GIS)安装就位;这些建设节点意味着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期燃气热电项目达产后估计年发电量约10.32亿千瓦时,年供热量约245.2万吉焦,每年减少碳排放量约63.48万吨。
此外,智慧能源公司还在翠山湖高新区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目前建成运营13.8兆瓦,并开工建设5兆瓦,备案8.6兆瓦。项目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零碳绿色能源1500万千瓦时电量,每年减少碳排放约0.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4.98万吨,年节省约4377.83吨标准煤。同时,该公司正致力于覆盖开平市各个工业园区,实现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为开平市清洁能源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开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田明明告诉记者,光伏发电是环保型新能源,可实现零碳排放,促进经济与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利用闲置的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需要单独占用土地,租借屋顶的企业还能够享受优惠电价,实现了多方共赢。
这些都是开平市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开平还打造了“变废为宝”的成功案例。开平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开平市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该中心通过焚烧垃圾发电提供绿色电能,并有效减少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突出。
据悉,该中心是江门市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总规模为600吨/日,日发电30万千瓦时,为开平市民、企业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据统计,自2019年建成使用以来,开平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共处理生活垃圾超过58万吨,产生了2亿多千瓦时绿色电力,相当于利用生活垃圾就产生出5.84万吨标准煤的可利用能源,减排二氧化碳近9.02万吨。
3
凝聚共识
企业抢占低碳赛道
今年2月,“碳中和”走进开平两会成为“爆点”,将“双碳”理念广泛传递到社会各界,形成放大效应。如今,走在开平,我们不难发现,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已日渐成为企业共识,开平企业纷纷自主探索绿色发展转型之路。有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回收的再生资源等方式进行节能减排,也有企业升级生产技术、生产线,摒弃高耗能、不环保的生产方式,进行绿色生产,用实际行动助力开平市绿色发展。
在龙胜镇小微双创汽配基地工业区,部分厂房的屋顶“绿”了,企业用上了“绿电”。当地政府引导和推动园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抢占低碳绿色发展赛道。目前,龙胜镇小微双创汽配基地工业区有3家企业在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电池板面积约50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约600千瓦,年均发电量约62.87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83.5吨,保守估算减少碳排放约283.5吨。
广东开平泰雨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简称,泰雨公司)就是该园区率先上马光伏发电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生产所需的年均电量约100万千瓦时。泰雨公司负责人张先生说:“光伏发电既能充分利用厂房屋顶这样的闲散资源实现开源节流和创收,还能有助于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何乐而不为。”因此,泰雨公司今年初一口气装了约2000平方米面积的屋顶光伏电池板,总装机容量250千瓦,年均发电量25.12万千瓦时,光伏项目每年所发电量能达到企业每年总用电量的25.12%,每年能节省电费约15万元。产生的实际的经济效益,更加坚定了泰雨公司加速迈进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此外,泰雨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节约约73吨标准煤,保守估算减少碳排放约112.75吨。
泰雨公司算了一笔账,发现光伏发电是企业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首选。对厂房来说,工业用地年限长,而光伏电站的使用寿命可达25年以上,回本周期仅需5-6年,可以让企业享受长期的电费和环保收益,且项目稳定,风险较低。
目光投放到翠山湖高新区,我们发现,园区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和产品的“含碳量”也越来越高,不少企业纷纷通过自主创新进行生产技术、工艺升级,“碳”路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鸿电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公司率先布局变压器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体系,以创新的先进变压器节能技术,为输配电领域提出先进的变压器低碳方案。
海鸿电气核心专利技术——立体卷铁心技术,具备独特的“双节能”特性,一是运行节能,采用立体卷铁心技术,在同等成本条件下,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下降约30%,负载损耗下降5%,空载电流下降70%,有效降低变压器运行能耗。SGB18-RL-NX1敞开干变相比SGB9型变压器,每年可节省4万元电费(按为0.73元/kW·h计算),节约标准煤17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吨。
二是生产节材,材料利用率接近100%,同时提高铁心导磁有效面积,减少导线用量。在相同性能圆形线圈的方案下,与传统变压器结构相比,铁心材料用量可减少约25%,导线材料用量减少8%,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假设某变压器生产商采用传统变压器结构生产变压器,每年需要消耗3000吨硅钢片和1200吨的铜。那么,如果技术升级采用立体卷铁心技术,每年可节省750吨硅钢片,96吨铜,即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944吨。
开平市发改局能源与循环经济股负责人透露,接下来,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平市将从以下几大方向加快绿色能源发展。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绿色能源项目;加快推进省管网公司赤坎输气管道和开平华润燃气公司高压输气管道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天然气消费总量达2.0亿立方米以上,城镇居民天然气管道覆盖率达23.0%;加快推进开平翠山湖燃气热电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市固废综合处理中心一期一阶段(3号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项目计划今年内建成投产,生活垃圾处理量将达到1000吨/日;加大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公交车电动化。目前,开平市公交车电动化比例为100%,累计建成公用和专用充电站42个(充电桩431支)。